摘要
在新闻报道中,敢不敢触及现实生活中的"难点"和"热点",这是新闻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987年,一些报纸、广播、电视部门对此进行了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经济日报组织"关广梅现象"的深度报道,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关广梅现象"这一深度报道在经济日报展开的经过是这样的:1987年初,辽宁省本溪市人们对当地八家租赁商店承租人——关广梅议论纷纷,说她是"本溪搞自由化的代表",在评选省劳模和推选党的十三大代表时,有人说"关广梅搞自由化那么厉害,还能当劳模、当代表?"记者把情况反映到编辑部,经过慎重调查研究以后,编辑部决定就"租赁企业究竟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在报纸上展开讨论。当年6月12日、13日与15日,经济日报连续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关广梅本人的来信、通讯:《关广梅现象》与《"关广梅现象"大对话》三篇报道,由此引起了一场公开讨论。这一讨论历时四十多天。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了来信、通讯、消息、评论、读者讨论稿件共八十二篇。这一报道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强烈反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一千多位读者来信来稿参加讨论。一些海外华人也来信发表见解。美国、日本、苏联、港澳等地有二十多家通讯社、报刊转载和评述了这一报道。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门派出调研组调查研究"关广梅现象"。这一报道在新闻界也成为议论新闻改革的一个"热点"。"关广梅现象"的深度报道为什么引起社会舆论这样大的反响呢?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日报敢于把广大群众普遍关注、议论纷纷、难以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正确答案的"难点",提到报纸版面上来。对"关广梅现象"的讨论,实质上是对九年来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一场争论。经济日报在组织这场讨论的过程中,让多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平等地直接面对读者,由读者自己去鉴别和思索,求得共同的认识。这样的报道就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经过平等对话,逐步解决群众中存在的"难点"和"热点",从而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
出处
《新闻界》
1988年第4期6-7,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