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皇侃《禮記義疏》之詮釋體例及時代特色

The Style of Interpretation of Huang Kan’s Liji Yishu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皇侃《禮記義疏》輯本及殘卷《禮記子本疏義》所體現出的詮釋體例有:一是好用聲訓之法來闡發對禮義的主觀認識;二是在義疏體框架下,多有違背鄭注之處,疏亦破注,表現出較强的懷疑精神;三是保留問答體式,邏輯思辨色彩濃厚。以上三點可以看出皇侃禮學上繼漢學,下啓宋學。四是通過屬辭比事之法,發明經例與禮例,其中禮例可以指導現實的禮制建設;五是刻意追求經文的邏輯一貫性,維護經典權威,爲禮制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後兩點可以看出皇侃禮學與禮制建設密切相關。孔穎達《禮記正義》在删理南北朝義疏時有一定的義例,導致以上五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時代特色。
作者 張帥 丁鼎
出处 《历史文献研究》 2020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南北朝禮學史研究”(14CZX027)的階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7

  • 1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世界书局《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本,第1223、1490、1494-1495、7336、1543,1252,1389、1463-1464,1604、1491,1390、1345、1575、1579、1347,1469、1230、1413、1454、1293,1594,1638,1561、1485、1389、1455-1456、1390-1391、1293,1562,1489、1222、1445页.
  • 2唐·陆德明著,吴承仕疏证.《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本,第113-114页.
  • 3唐·李延寿等.《南史》,中华书局1997年排印校点《二十四史》本,第1744、1744页.
  • 4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97年排印校点《二十四史》本,第82页.
  • 5清·朱彬.《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8年排印本.第292、119页.
  • 6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现代佛学大系》第26册,台湾弥勒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 7《礼记正义》,第1508、1495页.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