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基督新教在神学中国化的探索有本色神学和民间神学两条进路。本色神学注重寻找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本质,并将其会通,而民间神学则以对儒家伦理和民间信仰的杂糅体现其本土性。两种神学进路的根本分歧在于其基本神学立场上的差异,而"中国化"与否则并非核心争议。但两种神学进路又具有内在一致性,它们都以还原主义的方式,试图建立"去西方化"的中国基督教神学。通过对两种进路的研究,本文旨在说明,一方面,神学的处境化或中国化具有必然性;另一方面,神学中国化应该具有包容性,本色神学与民间神学皆应被纳入这一课题之内。
出处
《基督教学术》
2019年第2期246-262,331,共18页
Christian Scholarship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基要派的中国化研究”(18YJC73000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