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百年台湾的“新五四运动”

Taiwan’s "New May-Fourth Movement" in One Hundred Year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无论人们对它的态度如何,都无法否认其时代界标的地位。"五四"不断被后人提起、纪念和研究,是理之当然的。"五四运动"的概念,从当时到当下,一直在扩张当中,呈现出多个界面。第一个界面为本来的"五四",即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保卫青岛的爱国守土大游行,和随后开展的全民启蒙、全民动员的大运动。新文化启蒙成为这场大运动的副产品,也成为后来知识分子记忆"五四"的重点。第二个界面为历史认识中的"五四"。历史认识既求实寻真,也表达现实中爱恨情仇。不同的人群基于其特有立场,对于五四运动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态度,因而使"五四"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如青年爱国的"五四"、个性解放的"五四"、理性主义的"五四"、浪漫主义的"五四"等;即使以求实寻真为宗旨的历史认识,也因历史文献发掘的局限或观察的局限,展现的面貌不尽相同。第三个界面是被开拓发用的"五四",也就是在五四运动旗帜下揭橥其若干精神元素而开展的各种"新五四运动",属于五四运动历史影响的特殊形态。有学者(如欧阳军喜)发现,在抗战和内战间隙的1946—1947年曾出现国民党、共产党、美国在华人士三个版本的"新五四运动",事实上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启蒙思潮也是比较典型的"新五四运动"。特别意味深长的是,在与中国大陆长期分隔的台湾地区,"新五四运动"也代有迭起,呈现出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作者 何卓恩
出处 《近代史学刊》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