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对孙中山思想的阐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孙中山是属于中国与世界的20世纪伟人,世界许多国家对他生平事业的介绍与研究一直方兴未艾,使“孙学”研究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世界现象①。在欧美日等国的“孙学”研究中,德国汉学家对孙中山的研究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
陈敏
机构地区
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近代中国》
2022年第1期3-20,共18页
基金
202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19世纪之交德国思想界的多维中国形象及其溯源研究》(项目号:20BWW008)初期成果
关键词
卫礼贤
孙中山思想
德国汉学家
中国与世界
20世纪
经久不衰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B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李夏菲.
从“回光”到集体无意识——卫礼贤译《太乙金华宗旨》及相关问题思考[J]
.世界宗教文化,2020(1):111-119.
被引量:1
2
邓舒.
重释卫礼贤对《论语》“道”和“仁”的译读[J]
.文化学刊,2019,0(11):194-198.
被引量:2
3
朱佳明,付天海.
译介学视角看汉译德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迁移——以卫礼贤和章鹏高《聊斋志异》德译本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12):100-101.
被引量:1
4
徐若楠.
构建中西经典之间的互文性——卫礼贤1919/1920年版《大学》译稿初探[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8(1):61-68.
被引量:3
5
方厚升.
“儒者”卫礼贤的文化使命:重估儒学[J]
.孔子研究,2021(1):85-96.
被引量:5
6
孙立新.
卫礼贤对孔子学说的跨文化阐释及其当代意义[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6):32-40.
被引量:2
7
秦凯丽.
卫礼贤象数解《易》研究[J]
.周易研究,2021(1):93-97.
被引量:1
8
方维规.
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南北文学观”的缘起与回转[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4):105-114.
被引量:2
9
刘元成,张家政.
卫礼贤德译本《易经》序言和引言[J]
.国际汉学,2016(3):126-133.
被引量:3
10
方维规.
两个人和两本书——荣格、卫礼贤与两部中国典籍[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2):116-12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景海峰.
试析容格评论《太乙金华宗旨》的意义[J]
.中国哲学史,1999(3):102-112.
被引量:4
2
李秋零.
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J]
.哲学研究,1997(1):28-33.
被引量:33
3
孟华.
试论汉学建构形象之功能——以19世纪法国文学中的“文化中国”形象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4):94-101.
被引量:13
4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法西斯主义的教训》(Palmiro Togliatti,Lezione sul Fasclsmo),罗马1974年版,第143页.
5
《阿尔弗雷多·罗科政治论文与演说集》(Scritti e Discorsi Politici di Alfredo Rocco)第2卷,米兰1938年版,第680—681页.
6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意大利共产党》(Palmiro Togliatti,Il Partito Comunista haliano ) ,米兰1958年版,第9—11页.
7
伦佐·德·费利切.《法西斯主义诠释》(Renzo De Felice,lnterpretazioni del Fascismo ) , 巴里1974年版,第44、29—32页.
8
查尔斯·F.德尔泽尔.《20世纪意大利》(Charles F. Delzell ,Ital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美国史学会1980年版,第40页.
9
迈克尔·A.莱丁主编.《伦佐·德·费利切就法西斯主义问题答记者问》(Renzo De Felice, Intervista sul Fascismo,a cura di Michael A. Ledeen),巴里1982年版,第28—30、40—41页.
10
沃尔夫冈·维佩曼.《欧洲法西斯主义比较》.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共引文献
25
1
喻宛婷.
荣格文论中的中国材料阐释:理路、变异和价值[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190-216.
2
董琳璐.
“择”-“译”-“释”——卫礼贤“道”之翻译与知识侨易路径[J]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1):149-169.
3
徐俊辉,曹献馥.
南北文化背景下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比较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21,11(4):109-113.
4
叶艳.
基于四个英译本的《周易》复译动因研究[J]
.周易研究,2016(3):88-96.
被引量:3
5
王佳煦.
黑塞:东方精神的探索者[J]
.芒种(下半月),2016,0(9):64-69.
6
王馨,李平.
东西融合之悟性思维:伊隆·马斯克的隐喻谜团[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40(1):124-140.
被引量:11
7
刘耘华.
一个汉学概念的跨国因缘——“关联思维”的思想来源及生成语境初探[J]
.社会科学,2018,0(5):173-182.
被引量:7
8
王瑞琼.
刍议卫礼贤、荣格与《易经》[J]
.才智,2018,0(17):191-192.
被引量:1
9
张乐.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发展道路特点及反思[J]
.学理论,2018(12):78-80.
10
莫亚萍.
“李白热”中的狄奥尼索斯——黑塞之传承与转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0(3):114-122.
被引量:2
1
无.
2020年12月“中国好书”[J]
.中国图书评论,2021(3):3-7.
2
航鹰.
毕加索画展[J]
.慈善,2022(4):72-73.
3
本刊.
“永远跟党走——2021湛江原创歌曲音乐会”圆满举办[J]
.岭南音乐,2022(1):14-14.
4
黄明同.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随感[J]
.岭南文史,2021(4):10-15.
被引量:1
5
方维规.
语言的规定性——西方学者关于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早期思考[J]
.文艺研究,2022(8):5-15.
被引量:2
6
“万里长江第一坝”——宜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决策与兴建[J]
.湖北画报,2022(2):80-84.
7
汤春艳.
德国汉学家卡尔 ·阿恩德及其现代汉语研究述论[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4):97-110.
8
朱浒.
《洋务与赈务:盛宣怀的晚清四十年》[J]
.近代史研究,2021(6):150-150.
9
管佩天.
歌剧《黑桃皇后》民族文化和艺术风格探索[J]
.艺术评鉴,2022(8):163-166.
近代中国
202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