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昌方言“到”的用法及其语法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南昌方言的“到”有多种用法,除了作动词外,还可以作量词、介词、补语、补语标记和持续体标记。在对南昌方言“到”的多种用法进行描写的基础上,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探讨了其语法化的路径。
作者
章伟霞
机构地区
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3期37-43,共7页
Sinogram Culture
基金
湖北民族大学2024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南昌方言多功能虚词的语法化研究”(项目编号:MYK2024029)成果
关键词
南昌方言
“到”
语法化
分类号
H17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3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郑小倩.
北海白话的动态助词“到”[J]
.今古文创,2022(21):101-103.
被引量:2
2
夏俐萍.
汉语方言的完成持续体标记——以“路上停着一辆车”的标记类型为例[J]
.汉语学报,2009(4):47-55.
被引量:4
3
吴金花.
处所介词“到”的产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05-107.
被引量:3
4
吴福祥.
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一)[J]
.方言,2001,23(4):344-354.
被引量:62
5
汪国胜.
大冶话的“倒”字及其相关句式[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1(5):88-93.
被引量:4
6
仝国斌.
“到”的语法化过程[J]
.殷都学刊,2006,27(2):89-94.
被引量:13
7
陶振伟.
“到”的语法化[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155-157.
被引量:9
8
任小琴.
浅谈灵石方言“到”的用法[J]
.青年文学家,2016,0(5Z):130-131.
被引量:2
9
孟繁杰,李如龙.
量词“片”的语法化[J]
.语言研究,2011,31(3):66-70.
被引量:10
10
孟繁杰,李如龙.
量词“张”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
.中国语文,2010(5):469-47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01
1
刘丹青.
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
.中国语文,2002(5):411-422.
被引量:243
2
石毓智.
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34-41.
被引量:114
3
罗昕如.
湖南方言中的“在N”[J]
.汉语学报,2004(1):66-73.
被引量:10
4
李小凡.
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J]
.方言,1998(3):198-210.
被引量:60
5
李蓝.
贵州大方话中的“~c到”和“起”[J]
.中国语文,1998(2):113-122.
被引量:37
6
刘丹青.
“唯补词”初探[J]
.汉语学习,1994(3):23-27.
被引量:68
7
颜森.
高安(老屋周家)方言词汇(三)[J]
.方言,1982,4(3):234-240.
被引量:1
8
刘丹青.
“到”的连词用法及其语义[J]
.汉语学习,1992(6):13-15.
被引量:8
9
汪平.
贵阳方言的语法特点[J]
.语言研究,1983,3(1):109-124.
被引量:12
10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161-169.
被引量:548
共引文献
135
1
王彤伟.
“子产以幄幕九张行”辨[J]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3(1):88-93.
2
丘迎军,吴莹,吴宝汝.
外向型汉英词典中量词原型释义模式探究[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35(4):94-96.
被引量:1
3
宋文辉.
现代汉语状态、程度补语结构中“得”的意义、性质与功能[J]
.世界汉语教学,2021,35(3):306-322.
被引量:4
4
陈怡,虞诗慧.
象山话假设连词“得”及其来源[J]
.汉字文化,2024(5):36-39.
5
覃凤余,王全华.
壮侗语“来”的两种语义演变[J]
.语言学论丛,2020(2):337-360.
被引量:1
6
龙国富.
试论汉语吴方言状态补语构式形成——语言接触与重新分析导致的语法化[J]
.殷都学刊,2013,34(3):101-109.
被引量:3
7
王仕平.
《初刻拍案惊奇》带助词的述补结构[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286-286.
被引量:1
8
王丽.
莆仙方言与普通话“得”相对应的结构助词[J]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41-45.
被引量:1
9
胡云晚.
洞口方言非能性“得”字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2):105-109.
被引量:12
10
吴福祥.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J]
.古汉语研究,2005(2):2-14.
被引量:23
1
听今天的南昌人说话,就是听宋朝人说话?[J]
.妇女之友,2023(11):14-14.
2
章伟霞.
南昌方言名词的评价性形态[J]
.现代语言学,2024,12(6):7-13.
3
罗琭昕.
南昌方言互动语气词“哈”“嗬”研究[J]
.东方语言学,2023(1):1-10.
4
罗琭昕.
重行体“V过”的跨方言比较——从南昌方言表更新的“过_(3)”说起[J]
.汉语学报,2024(3):107-116.
5
孙媛媛.
温州话虚词“赖”的功能和来源再议[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16(9):247-248.
6
郑雪,彭泽润.
河南固始方言做语气词和助词的“来”[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4,34(2):70-75.
7
潘纪龙.
意象图式识解理论视阈下武都方言“着”的语义演变历史[J]
.现代语言学,2024,12(6):205-217.
8
张成,吴梦玲,龙燕林.
南方民族语言处所介词的语序类型及相关来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9(3):76-84.
9
姜淑珍.
语法化中的趋近、分化和竞争——以苍南吴语的直指动词“来、去”为例[J]
.语言学论丛,2024(2):76-84.
10
孙天琦.
汉语偏离补语的句法构造及生成机制分析——兼议汉语的“弱组合式”述补结构[J]
.当代语言学,2024,26(3):387-403.
汉字文化
2024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