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初中华文教材的演变历程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来西亚作为除中国之外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其华文教育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华文独立中学作为华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华文教材展现了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育的面貌及特色。本文从编撰背景、编排特色等角度对三版独立中学初中华文教材进行探究,以揭示其演变历程。
作者
王雅萍
陈中和
机构地区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3年第4期136-138,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华文独立中学
初中华文教材
演变历程
分类号
H195.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宗世海,韩小萍.
“读写一体”理念下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华文》单元结构分析[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5(3):59-70.
被引量:12
2
彭贵昌.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10):39-50.
被引量:4
3
黎海情,黄加保,刘学慈.
汉字在马来西亚华人中的使用和推广[J]
.汉字文化,2020(9):154-15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王列耀.
中国文学与菲律宾华文文学[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2):79-88.
被引量:3
2
钦鸿.
新马华文文学及其九十年代的发展[J]
.华文文学,1995(2):19-21.
被引量:5
3
叶黎明.
美国语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借鉴与讨论[J]
.语文建设,2006(5):11-13.
被引量:20
4
Jill Fitzgerald,Timothy Shanahan.Reading and Writing Relations and Their Development[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 2000 (1)
5
朱文斌.
作为“殖民者”的鲁迅[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6):185-188.
被引量:5
6
丁有宽.
谈谈“读写结合教材教法”实验[J]
.小学语文教学,2001,0(2):4-5.
被引量:5
7
胡春艳,周聿峨.
冷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状况探析[J]
.东南亚纵横,2009(12):83-86.
被引量:5
8
潘碧华.
疏离与沿袭: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10,32(2):45-49.
被引量:6
9
周聿峨,胡春艳.
浅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就困境”中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J]
.南洋问题研究,2010(2):49-54.
被引量:5
10
王为群,唐翰存.
汉语言文学专业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59-6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4
1
王山美.
审美地理学视阈下新移民作家的中国书写研究[J]
.中国美学,2021(2):245-258.
2
宗世海.
我国汉语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1):18-39.
被引量:30
3
马文龙.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路径初探[J]
.课外语文(下),2017,0(7):119-119.
被引量:1
4
储红明.
浅议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的教学[J]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7,0(9):83-83.
5
许希阳,吴勇毅.
“产出导向法”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模式之探索[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4):50-60.
被引量:36
6
陈和青.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长江丛刊,2018,0(31):64-64.
被引量:1
7
伊志旭.
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
.科学咨询,2020,0(1):200-200.
被引量:3
8
张笛.
新世纪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究综述[J]
.八桂侨刊,2020,0(1):81-93.
被引量:5
9
张秋玲,蒋玉涵,牛青森,张曼,申丽娜.
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读写一体”的编写理念[J]
.新课程评论,2020(9):13-22.
被引量:4
10
乐晋霞.
近三十年来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研究综述[J]
.海外华文教育,2020(3):27-3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9
1
蒋尊国.
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之比较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05(8):36-41.
被引量:9
2
罗青松.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兼谈《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作用与影响[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1):127-135.
被引量:55
3
柯永红.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语教育政策之比较[J]
.东南亚纵横,2009(10):48-52.
被引量:5
4
任江辉.
东南亚与日本华文教育比较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10(7):53-56.
被引量:6
5
吴应辉.
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问题的表象、本质、措施与机遇[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8-13.
被引量:20
6
吴应辉,何洪霞.
东南亚各国政策对汉语传播影响的历时国别比较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16(4):80-92.
被引量:40
7
崔永华.
美国小学汉语沉浸式教学的发展、特点和问题[J]
.世界汉语教学,2017,31(1):116-127.
被引量:32
8
江傲霜.
对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的思考[J]
.民族教育研究,2017,28(3):95-100.
被引量:16
9
梁宇.
东南亚汉语教材发展评估的国别比较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17,28(5):113-121.
被引量:14
10
赵红玉.
沉浸式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认同培养研究[J]
.智库时代,2019,0(47):281-28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雷歌,吴应辉.
全科华文教育与中文沉浸式教育比较与互鉴[J]
.汉语学习,2024(1):94-10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柳茜,李泉.
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调查研究:内容、效果与对策[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4(3):32-41.
2
陈艳红.
阿尔巴尼亚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现状与前景[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6(4):34-45.
1
无.
聚焦“四个强化”打造“五盐”品牌[J]
.中国统一战线,2023(4):55-55.
2
康晓娟.
海外二十四节令鼓传播对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启示[J]
.山东体育科技,2023,45(2):36-40.
3
好书推荐[J]
.当代青年,2022(13).
4
王伟伟.
海外华校管理者线上培训现状与需求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8):154-156.
汉字文化
202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