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及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意蕴丰富的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聚散分合,渐渐淬炼出凝聚于其中的核心特质,即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崇尚和合的社会理想以及注重修养的个体品格。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在当代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个人的提升、社会的和谐以及世界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作者
张宇霞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2年第7期155-157,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核心特质
当代价值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李孝纯.
谈谈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
.江淮论坛,2014(6):25-30.
被引量:15
2
邵培仁,姚锦云.
和而不同 交而遂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52-62.
被引量:19
3
彭华.
古礼探源——多维视角的综合考察[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56(1):120-131.
被引量:7
4
方铭.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传承道统的中国文化[J]
.中国文化研究,2017(3):76-84.
被引量:3
5
陈立旭.
和合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J]
.浙江社会科学,2018,0(2):83-92.
被引量:32
6
高琦,娄淑华.
习近平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J]
.思想教育研究,2018(3):38-42.
被引量:5
7
徐礼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J]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5):226-232.
被引量:16
8
陈望衡,张文.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J]
.天津社会科学,2021(6):125-130.
被引量:24
9
张倩,王宇波.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及价值意蕴探析[J]
.汉字文化,2021(19):149-150.
被引量:4
10
燕飞,郭凤凤.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探究[J]
.汉字文化,2022(2):163-16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2
1
刘笑敢.
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J]
.中国哲学史,2000(1):41-50.
被引量:24
2
吴之清.
“六和敬”:佛教僧团的建制原则[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2):200-201.
被引量:1
3
金景芳.
谈礼[J]
.历史研究,1996(6):5-11.
被引量:14
4
陈寅恪.
论韩愈[J]
.历史研究,1954(2):105-114.
被引量:134
5
谭其骧.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8(2):4-13.
被引量:73
6
佟柱臣.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中国文明的起源[J]
.文物,1986(2):16-30.
被引量:28
7
张岱年.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1):3-10.
被引量:280
8
唐兰.
(旡可)尊铭文解释[J]
.文物,1976(1):60-63.
被引量:51
9
李衡眉.
礼义起源于有虞氏说[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0(4):69-72.
被引量:3
10
尹伟先.
唐蕃长庆会盟辨考三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9(5):69-7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51
1
石变梅,李跃华.
“和合”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8):67-69.
被引量:1
2
秦继伟.
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基础[J]
.现代交际,2020(11):232-233.
被引量:1
3
谢清果,王婕.
华夏礼乐传播的开端——《周易》的礼乐精神新探[J]
.宏德学刊,2022(1):71-82.
被引量:1
4
王中华,农伟梦.
“大先生”的特质及对教师教育的启示——基于五位民国“大先生”人物传记的文本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5):36-43.
被引量:4
5
涂浩然.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视角研究“和合”文化[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5):22-29.
6
廖清成,罗家为.
中国协商民主的文化渊源、制度创新与逻辑进路[J]
.江西社会科学,2021(2):192-199.
被引量:6
7
任喜荣.
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三个衡量维度[J]
.荆楚法学,2022(6):57-66.
被引量:3
8
杨彩云,王璐.
家文化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模式研究[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2(2):124-142.
9
陈旭鑫,袁津晶.
家国情怀:现实题材影视剧文化治理力的提升路径[J]
.传媒论坛,2023,6(14):29-33.
10
长兴县公安局调研组,盛洪卫,陈彦君.
长兴公安“和文化”大调解平台研究--以“枫桥经验”为视角[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30(5):97-104.
1
谭锡乐.
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探析[J]
.南方农业,2021,15(36):202-204.
被引量:4
2
沈晓南.
巧用语篇内容,培养问题意识[J]
.新课程导学,2021(35):64-65.
3
任德虹.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J]
.今天,2020(1):83-84.
4
张灿灿.
预防网暴之毒的“口罩”在哪儿[J]
.青年记者,2022(11):111-111.
5
苗敏,周鑫.
茶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融合研究[J]
.福建茶叶,2022,44(7):155-157.
6
赵红霞.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探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17):50-53.
7
王梦婷.
扎根“土”中,开出“土性”之花[J]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2(4):51-51.
8
罗富强.
慈悲为柴,燃不熄的炉火[J]
.初中生之友,2022(17):4-4.
9
吴贵花.
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探析[J]
.新智慧,2022(7):94-96.
10
李建奇.
以奋进之姿跑出青春赛道最好成绩[J]
.学习与研究,2022(6):54-56.
汉字文化
202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