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牡丹亭》看昆曲的传统审美意蕴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百戏之祖"的美誉,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曲艺术的发展基础深厚,成就斐然。其中,汤显祖的《牡丹亭》以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透过《牡丹亭》这部伟大的昆曲作品,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昆曲艺术所具备的独特审美意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作者
苏安琪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1年第14期160-161,共2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审美意蕴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胡媚,刘文.
解析昆曲服饰的图案之美[J]
.山东纺织经济,2016,33(4):44-45.
被引量:1
2
杨惠玲.
从明清江南望族看昆曲的文化生态——兼谈昆曲衰落的原因[J]
.戏剧艺术,2017(3):49-57.
被引量:3
3
邹钟潮.
浅析昆曲之《牡丹亭》的前世今生[J]
.锋绘,2019,0(4):245-245.
被引量:1
4
陈秋.
几个版本的《牡丹亭》舞台美学赏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9(7):114-117.
被引量:1
5
陈雯雯.
解析昆曲《牡丹亭》舞台服装的美学意蕴[J]
.四川戏剧,2020(4):126-128.
被引量:4
6
孙明钰,林妍.
昆曲艺术与竹笛演奏技艺的融合研究[J]
.中国戏剧,2021(1):91-9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徐晋如.
从昆曲到皮黄[J]
.博览群书,2002(5):50-53.
被引量:1
2
余为民.昆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3
顾笃璜.昆曲表演艺术论[M].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
4
伍国栋.
江南丝竹笛箫演奏的“昆曲”“琴乐”传统[J]
.中国音乐,2008(2):1-5.
被引量:10
5
曹晓磊.
悠悠昆曲韵,浓浓姑苏情——笛子独奏曲《姑苏行》的创作内涵解读[J]
.音乐创作,2009(5):122-123.
被引量:2
6
曲迎仁.
谈俞逊发演奏的《牡丹亭组曲》中竹笛技术的表现[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0(1):48-49.
被引量:2
7
范金民.
鼎革与变迁:明清之际江南士人行为方式的转向[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2):26-41.
被引量:24
8
张坤.
《幽兰逢春》的创作之路[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94-96.
被引量:3
9
杨惠玲.
论明清江南家族文化与昆曲艺术的互动[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4):143-15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孙淼.
近二十年昆曲衰落原因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2019,0(18):17-17.
2
王肖南.
青春版《牡丹亭》审美意蕴探寻[J]
.四川戏剧,2021(6):151-154.
被引量:2
3
汪丽丽.
江南文人审美视野下的昆曲服饰[J]
.东南文化,2021(6):180-183.
被引量:3
4
胡婕.
扬剧服饰的艺术特征研究[J]
.戏剧之家,2022(4):18-20.
被引量:2
5
王月文.
江南丝竹曲笛昆腔化的润腔技巧初析[J]
.黄河之声,2022(20):28-31.
6
曹然.
机遇与挑战--清末民初昆曲“全福班”上海叙事及文化阐释[J]
.中国音乐,2023(3):76-86.
同被引文献
10
1
陈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IP形象设计与传播策略探析[J]
.新闻传播,2020(21):35-36.
被引量:9
2
李佳,徐玮,陈静媛,邓心怡,何子晴.
广州箫笛制作技艺的全媒体创新传播[J]
.传播力研究,2019,3(32):197-198.
被引量:1
3
庞博,李天成.
赤峰市IP形象助推文化旅游发展的方法研究[J]
.包装工程,2021,42(4):224-230.
被引量:17
4
周家瑶,林竟路.
地域文化IP衍生产品开发策略--以金华地区为例[J]
.设计,2021,34(13):130-132.
被引量:12
5
边媛媛.
基于IP形象的广绣非遗传播[J]
.西部皮革,2021,43(13):141-142.
被引量:4
6
周哲.
传承与传播:传统戏曲的创新研究--以丽水学院创演“汤公戏”《牡丹亭》为例[J]
.黄河之声,2021(20):14-17.
被引量:1
7
武洁,罗戎蕾,朱巧玲.
昆剧《牡丹亭》中的女性服饰造型艺术[J]
.美术教育研究,2022(7):40-42.
被引量:2
8
杨柳.
昆曲对艺术传统与当代审美的兼顾——从青春版《牡丹亭》谈起[J]
.艺术评鉴,2022(11):161-163.
被引量:1
9
周晓君.
非遗IP形象设计应用与传播策略[J]
.丝网印刷,2022(11):73-75.
被引量:10
10
张雪萍,张军,印男宇.
镇江泥塑“太平泥叫叫”IP形象设计与传播策略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2(17):103-10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魏正聪,侯鲜鲜.
非遗戏剧昆曲《牡丹亭》IP化设计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2023(12):33-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金琳.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现代改编[J]
.中国音乐剧,2024(1):57-60.
1
赵铁.
加山又造绘画观的探析[J]
.美术文献,2020(5):65-68.
2
吴余青,田卓明,朱奕苇.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研究文献综述[J]
.湖南包装,2020,35(4):7-10.
被引量:7
3
郭影.
河北梆子《子弟兵的母亲》舞台美学构思[J]
.戏剧文学,2020(9):53-56.
被引量:1
4
吴启军.
江苏西浜村 像昆曲一样慢下来[J]
.优雅,2022(1):24-30.
5
王馗.
昆曲二十年“非遗”保护实践[J]
.中国文艺评论,2021(12):53-60.
被引量:2
6
汪同元.
岳西祠堂万年台考说[J]
.黄梅戏艺术,2021(4):62-65.
7
田青.
两个5.18,两个一百年——纪念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5):47-49.
8
李春光.
略论王古鲁日本访书[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6):122-126.
汉字文化
2021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