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金斑喙凤蝶九连山种群野外定点监测方法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为亚洲特有珍稀物种,主要在我国武夷山、南岭等中山山脉少数区域发生,对地形、植被等生境资源、条件要求高,野外不易遇见,调查监测困难。基于笔者实验室前期多年(2003年以来)的野外调查经验,及蝴蝶生物学特性,本次选择在江西九连山,以当地蝴蝶种群为对象,尝试开展野外定点监测研究,探究适于该珍稀物种的长期监测方法、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金斑喙凤蝶成虫常表现出山顶行为,根据九连山当地多年的野外观测记录,选定2个山顶行为常发点,布设视频监控设备,于3—10月,开展山顶定点监测。(2)金斑喙凤蝶幼虫寡食性,以少数木兰科植物为食,在九连山已知寄主为深山含笑、金叶含笑等。在幼虫发生期,通过随机踏查选定地面有疑似食刻的寄主植株,在食刻掉落区及周边铺放塑料布,定期采集食刻、粪便等废弃物,开展蝴蝶幼虫痕迹监测。(3)在蝴蝶发生区,沿海拔梯度或生境梯度,选定金斑喙凤蝶寄主植株,每种3株以上,布设视频监控,开展木兰科寄主植物物候监测。山顶监控影像经解译判读后,得到监测数据,获知金斑喙凤蝶成虫发生期、发生高峰等指标及其年际变化,掌握山顶行为活动规律及其与气象相关的关键因子。例如,进行夏季代成虫山顶监测数据峰值分析,结果显示,山顶成虫每日05:30后就开始飞行活动,呈现出显著单峰型节律(图1),峰值出现在06:54,比基于人工观测的预期时间(如7:00—9:00)更早,且活动高峰的时间幅度也较预期更窄(5:30—8:00)。说明应用山顶监测方法有助于精准掌握金斑喙凤蝶的行为活动节律,而多年监测数据分析将有助于把握该珍稀物种在气候变暖等环境变化下的响应特征。同样地,通过结合分析长期山顶监测、幼虫痕迹监测与寄主植物物候监测数据,可精准掌握蝴蝶发生特征与生活史过程,及其在气候变化压力下与寄主植物物候的非同步性变化趋势及可能的威胁,从而为金斑喙凤蝶保护行动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与此同时,结合运用远程实时监控手段,将进一步提高有关金斑喙凤蝶的保护管理成效。
出处 《华中昆虫研究》 2023年第1期233-234,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640) 江西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202233) 中央财政国家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项目(0323)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