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孔子仁学的主体性价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远古时代人类的精神文明状况难以描述。夏商周三代均有“天命”信仰,但个体理性没有得到独立而充分的发展。周公对“德”之重视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渊源。孔子所倡导的“仁”与“为己之学”是华夏文明个人主体性的最早挺立,先秦儒家学者们继承了这一“反躬内求”的修身路径,并指出了以“慎独”为核心的修养理论。主体性不是封闭的自我,而是无私的、开放的、灵明的、能够照顾到天地万物的存在,是儒学指出的救赎之道。但是,“慎独”还需要一套具体的工夫论体系来支撑,自我反思的合法性也需要面对来自比较哲学、比较宗教的质疑与审问。
作者 白宗让
出处 《华中国学》 2020年第2期83-92,共10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