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佛教中的禅的地位禅(dhyna)或三昧(samdhi),从佛教的德目而言,是三学之一,是八正道之一,是六波罗蜜之一,但若立于宗派立场,禅宗是诸派中的一派。故就此而言,作为佛教的修道法,禅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也只是种种的行法之一而已。虽然如此,实言之,此仅为表面观察。若进而考察,禅并非诸德之一,而是佛教思想之基调。佛教的所有思想,都是禅的考察之结果,彼等系依据禅的思惟才被体验化。正如若无祈祷,则无有生机盎然的基督教;若脱离禅观,则无有生机盎然的佛教。然而当佛教思想逐渐分化后,虽内在仍有禅观,但表面上则着重于理论的教理说明,结果是,佛教堕于学解的分际而丧失其真生命。就某种意义而言,此乃是佛教遭遇的不幸命运。俱舍宗是如此,成实宗是如此,法相宗是如此,天台、华严宗也是如此。此等的背后皆有禅观存在,其教理的方针无非是用以作为禅观的准备。但当重要的禅观被视为教相的一部分,重视理论的处理甚于实践时,遂成为理论派,丧失了禅之特质的实修意义。若无四禅四无色定的修行,则无俱舍宗;若无五重唯识观的实践,则无法相宗;若无基于二谛的空观之实修,则无三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