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庐山慧远的论述中,“薪火之喻”用于譬喻“神”,也就是补特伽罗。学者们常常批评慧远受到犊子部的影响将“神”解释为真实的“神我”,违背了无我学说。本文认为这或许是对慧远和犊子部的双重误解。慧远的“薪火之喻”的确受到了犊子部“三种施设”的深刻影响,但从未承诺离蕴实我,其论喻主旨在于反驳一期生命结束就不再生的“断灭见”,完全符合原始佛教以来的“无我”教义。此外,慧远解释“神不灭”是为解释烦恼无尽的无奈之举,其根本宗旨不在于解释轮回的原因,而在于论述“化尽则因缘永息”后“身心俱灭”的涅槃。
出处
《佛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52-175,共24页
Buddhist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