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流浪者归来”——《望春风》与《人生海海》返乡主题的互文性研究
被引量:
1
Return of the Wanderer: An Intertextual Study on the Theme of Returning Home in Expecting Spring Breeze and Seas of Lif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望春风》与《人生海海》中,格非与麦家不约而同地以故乡为叙述背景,对乡土中国这一既真实鲜活又充满象征意义之概念进行了一次集体回望,两个文本在书写返乡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互文性特征。消亡而后被重建的故乡空间带有福柯所说的异托邦色彩,而它与童年经验相连的时间性则与现代人重返自我清白之躯的渴望有关,揭示出返乡主题在现代文学语境下必然呈现出的悖论性特征。
作者
王敏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东吴学术》
CSSCI
2020年第1期91-98,共8页
Soochow Academic
关键词
《望春风》
《人生海海》
返乡主题
互文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87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格非,林培源.
“文学没有固定反对的对象”--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访谈[J]
.当代作家评论,2016(6):95-104.
被引量:31
2
谢有顺,岑攀.
英雄归来之后——评麦家的《人生海海》[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0(4):50-57.
被引量:11
3
解志熙.
乡土中国的文学纪传——《望春风》漫谈[J]
.文艺争鸣,2017(12):104-109.
被引量:4
4
钱翰.
论两种截然不同的互文性[J]
.学术论坛,2015,38(2):88-95.
被引量:6
5
徐杰.
空间的逻辑——文学语境空间层域的内部关系[J]
.文艺理论研究,2015(1):26-34.
被引量:4
6
格非,王中忱,解志熙,旷新年,孟悦,李旭渊,吕正惠,森冈优纪,叶纹.
《望春风》与格非的写作[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74-91.
被引量:13
7
李一.
赤子之心与英雄叙事——评麦家《人生海海》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愁声音[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0(4):58-65.
被引量:4
8
王兴文.
时间碎片中的日常生活史——论《望春风》[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10):199-207.
被引量:4
9
M.福柯,王喆法.
另类空间[J]
.世界哲学,2006(6):52-57.
被引量:516
10
苏童.
创作,我们为什么要拜访童年?[J]
.中国比较文学,2012(4):93-96.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乐黛云.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7(3):20-33.
被引量:31
2
金健人.
论文学的艺术张力[J]
.文艺理论研究,2001(3):38-44.
被引量:34
3
汤华泉.
关于李白家世问题的几点考析[J]
.文学遗产,2002(6):107-110.
被引量:5
4
谢有顺.
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J]
.当代作家评论,2005(4):92-104.
被引量:36
5
郑克鲁.
朗松的文学史研究方法简析[J]
.学习与探索,2005(6):46-51.
被引量:4
6
苏珊·桑塔格 程威 译.反对阐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43.
7
阿尔贝·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123-124、124-125、113-114、137.
8
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
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1978.
10
Pratt M L.Toward a Speech Act Theory of Literary Discourse,1977.
共引文献
587
1
魏钦恭.
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从多元异质到协同共生[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77-87.
被引量:15
2
谭文旗.
曼纽尔·卡斯特的流动空间及其审美意蕴[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1):321-330.
被引量:12
3
黄微子,江玮.
去边界化的链接:“剧本杀”作为媒介与空间和地方的互构[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4(2):43-65.
4
杨彬,艾乐.
从对立到融合——论农民工小说城乡叙事的流变[J]
.昭通学院学报,2022,44(3):37-42.
5
吴东京,范欣瑗.
《远大前程》中郝薇香小姐的服饰“异托邦”[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310-319.
6
樊晓君,王鑫.
当代谜题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J]
.艺术学界,2023(2):75-88.
7
姜山,孙慰川.
21世纪中、日、韩城市底层电影空间叙事比较[J]
.艺术学界,2022(2):96-123.
8
魏兵,潘倩文.
在场叙述·迷宫结构·边缘景观:中国悬疑涉案题材网络剧犯罪空间的后现代叙事特征[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2(3):88-96.
被引量:4
9
朱研.
记忆如何可能:《记忆记忆》中的时空叙事[J]
.现代传记研究,2023(1):29-41.
10
周涧湫.
自我指涉与作家之死:从自传视域看《苦妓回忆录》[J]
.现代传记研究,2021(2):209-2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张光芒.
麦家小说的游戏精神与抽象冲动[J]
.当代文坛,2007(4):30-33.
被引量:8
2
何映宇.
麦家:我写的不是谍战[J]
.新民周刊,2011(48):60-63.
被引量:2
3
孟繁华.
残酷游戏与悲惨人生——评麦家的长篇小说《暗算》[J]
.上海文学,2004(6):76-77.
被引量:5
4
王迅.
极限叙事与黑暗写作——以麦家和残雪的小说为考察对象[J]
.文艺研究,2014(4):23-32.
被引量:7
5
韩松刚.
命运的召唤,或回忆的诱惑——评麦家长篇小说《人生海海》[J]
.当代文坛,2020(2):145-150.
被引量:4
6
王振.
叙事的新维度与还乡哲学--评麦家长篇小说《人生海海》[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2):54-5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敏.
存在与尊严--麦家小说人物形象再探[J]
.当代文坛,2022(6):144-150.
1
刘海涛.
陪老伴儿看电影[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0,0(1):28-28.
2
王露杨.
跨国广告语篇中的互文性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9(6):113-120.
被引量:5
3
郑继翠.
走亲访友,安全我最行[J]
.为了孩子(2-7岁)(下),2020,0(1):24-25.
4
邱田.
论麦家《人生海海》的空间想象[J]
.东吴学术,2020,0(1):99-103.
5
李国华.
文学中的麻风——1980年代先锋小说的形式与异托邦[J]
.文艺争鸣,2020,0(2):46-54.
被引量:1
6
李卫华,龙凤.
网络玄幻小说的空间建构[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2):110-116.
被引量:3
7
方婷.
我带走了我的时间[J]
.参花(青春文学),2020,0(2):84-84.
8
王庆华,蔡宏剑,袁荣正,管洁,高积绪.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0,12(1):95-95.
被引量:14
9
薄荷.
最清白和最漆黑的良心不会不安[J]
.新民周刊,2020,0(3):96-96.
10
陈言.
东京地检到底在追踪谁?[J]
.看世界,2020,0(2):94-94.
东吴学术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