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互联网+”时代的人文类纪录片解说词创作——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解说词在秉承诗性与审美传统的同时,也体现出网感审美的新媒体艺术特点:在形式上强调网感、年轻、诗意,在内容上注重抒情性、视觉性、故事性。解说词收获了业界以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为人文类纪录片以及其他类别的影视艺术作品提供了成功的创作经验。
作者
徐晓霖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处
《北方传媒研究》
2022年第1期89-92,共4页
North Media Research
关键词
纪录片
解说词
互联网+
文博节目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于隽,张沁园.
文学性解说词对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建构[J]
.当代电视,2017,0(3):46-47.
被引量:4
2
曾丽红.
“记忆作为方舟”:论文博类纪录片形塑集体记忆的媒介功能[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1):120-123.
被引量:25
3
仲呈祥,包新宇.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品格[J]
.中国电视(纪录),2010(2):20-2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石屹.
纪录片解说词文化功能探析[J]
.中国电视(纪录),2013,0(5):55-57.
被引量:2
2
龙迪勇.
空间在叙事学研究中的重要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11,31(8):43-53.
被引量:65
3
隋岩,姜楠.
“能指狂欢”的三种途径--论能指的丰富性在意义传播中的作用[J]
.编辑之友,2014(3):57-64.
被引量:7
4
李红涛,黄顺铭.
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J]
.新闻记者,2015(7):36-45.
被引量:65
5
黄顺铭.
以数字标识“记忆之所”——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个案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8):15-37.
被引量:21
6
曲春景,张天一.
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连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9):86-92.
被引量:49
7
曾一果.
意识形态的“缝合”:后意识形态社会语境下“昆山反杀案”的批判性思考[J]
.探索与争鸣,2019(1):76-83.
被引量:8
8
曾一果,朱赫.
记忆、询唤和文化认同:论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媒介仪式”[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3):92-98.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32
1
王蕾,张梓萌.
赓续红色基因的文化遗产影像空间实践——基于专题片《长征之歌》的内容分析和文本研究[J]
.电视研究,2023(6):69-72.
2
张安琪.
仪式化与意境感:文化认同在文博类纪录片中的双重建构[J]
.传媒论坛,2022,5(18):71-73.
3
贾瑞欣.
情景再现·仪式展演·时代感召——探析《典籍里的中国》的守正创新[J]
.北方传媒研究,2022(2):33-36.
被引量:2
4
胡智锋,杨洪涛,王琨,周韵曦,余朦,刘波.
2010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
.当代电影,2011(3):47-59.
被引量:5
5
姜莹莹,朱晔.
人文生态视角下的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影像解析[J]
.电影评介,2012(21):81-83.
6
王福来.
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识小[J]
.电影评介,2016,0(6):13-16.
7
曾丽红.
可供性视角下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情感溢出功能[J]
.中国电视,2021(11):53-57.
被引量:8
8
马东丽.
文献类纪录片建构集体记忆的媒介功能探析[J]
.当代电视,2021(11):71-74.
被引量:8
9
李凯强,余克东.
交融·共情·跨屏:文化类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的融合创新表达[J]
.现代视听,2021(10):61-66.
被引量:1
10
刘聪.
红色纪录片建构红色记忆的路径研究——以央视建党百年纪录片为例[J]
.东南传播,2022(3):57-61.
同被引文献
24
1
万小菡.
好的纪录片是这样拍成的——从《现代生活》等几部法国纪录片说起[J]
.视听界,2012(3):63-66.
被引量:1
2
赵鑫,陈旗.
“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创新发展的再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4):110-113.
被引量:20
3
吴宁,陈佳舟,吴凯乐.
面向数字化保护的自动文物三维重建方法研究[J]
.山西建筑,2018,44(6):257-258.
被引量:3
4
史馨.
2017年法国纪录片产业及美学趋势探究[J]
.当代电视,2018(11):77-78.
被引量:1
5
安玉青.
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发展问题与对策[J]
.当代电视,2020(2):81-84.
被引量:13
6
牛光夏,成亚生.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融合范式与转型路径[J]
.电影艺术,2020(3):120-125.
被引量:13
7
杨棪.
浅析纪录片与短视频的融合探索[J]
.中国电视,2020(5):77-80.
被引量:9
8
杨湖兴.
艺术表达与文化工业视角下的中国纪录片困境与发展[J]
.今古文创,2020(6):64-65.
被引量:1
9
任晗.
电影海报视觉元素设计分析——以黄海电影海报为例[J]
.西部皮革,2021,43(2):15-16.
被引量:4
10
苏意宏,魏晓琳.
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年轻化表达——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
.中国报业,2021(4):44-4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闵睿.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解说词分析[J]
.声屏世界,2022(22):75-77.
被引量:1
2
周婧雯.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作隐忧与创新路径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5):243-246.
被引量:2
3
谷艳敏.
媒体融合时代我国文博类节目创新传播思考[J]
.传播与版权,2023(12):38-41.
被引量:2
4
潘兴,奚正新.
文物海报设计的二维元素分析[J]
.黑河学刊,2023(6):19-2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闫嘉慧,李康.
从纪录片解说词谈中国故事的表达路径[J]
.大观(论坛),2023(7):78-80.
被引量:1
2
陈洁.
媒体融合在文博宣教中的创新应用[J]
.记者摇篮,2024(4):141-143.
3
范洋洋,卢禾.
建构·转移·融合:《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场景视域下的年轻化表达[J]
.视听,2024(6):90-93.
4
陈婧薇,马雄彪.
短视频时代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创作、传播及优化思考[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5):76-79.
5
郜曼.
文化类纪录片的“萌传播”创新路径[J]
.中国报业,2024(18):208-209.
1
王岩.
东京奥运会解说词的教学价值[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3):42-43.
2
孙振虎,卞亚茜.
新媒体语境下解说词的创作要点[J]
.新闻与写作,2021(1):108-110.
被引量:5
3
马千,密晓琳.
以影视艺术作品为载体的人民兵工精神弘扬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5):48-53.
4
付茜.
影视艺术作品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升路径研究——以《长津湖》为例[J]
.成才,2022(4):25-26.
5
贾宏宝.
立德树人视角下影视艺术教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J]
.视听,2021(10):188-189.
被引量:1
6
徐海婴.
新媒体时代简析影视艺术创作的问题与应对[J]
.传播力研究,2022,6(8):43-45.
被引量:1
7
王璐瑶,陈亮.
爱国诗篇中的诗情画意--解码纪录片《圆明园》[J]
.电影评介,2021(12):99-101.
8
王娇.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林珊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21(1):385-386.
9
左浩.
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融合和冲突[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1(10):109-111.
10
杨茉.
新媒体时代艺术欣赏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整合研究[J]
.吉林教育,2021(29):70-72.
被引量:1
北方传媒研究
202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