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大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存在弱化现象,集中表现在对班集体内涵的认知不足、对班集体情感淡漠等方面,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班级"上层建筑"的悬浮化、班级"经济基础"薄弱、班级同类组织竞争激烈等。高校应通过完善班级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加强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协调班级与同类组织的关系、建设学习型班级文化、发挥网络班级功能等措施,强化大学生的班集体认同感。
基金
上海市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行为规律研究”(2019-B-0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