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以来西方作家建构的中国形象中我-他关系的演变态势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总体上看,20世纪以来西方作家建构的中国形象中我-他关系呈现出较为鲜明的规律性运动:从自我中心化到尊重他者差异性,从他者中心化到自我与他者的相互补充,从他者的他者化到自我与他者的存异求同。与毛姆等西方作家不一样,于连、詹姆斯·赖斯顿等反对以自我意识去压抑、同化他者,主张以“宽容的理解”的态度尊重他者文化的差异性;与狄更生等他者中心化者将他者视为高于自我的存在不同,罗素、文慕贝、彼得·海斯勒等西方作家主张将自我与他者看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与萨克斯·罗默、弗兰克·诺里斯等将他者的差异无穷地放大和强化的西方作家不一样,于连、瑞恰慈、赛珍珠等西方作家主张抱持求同存异的态度,理性地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作者 赵小琪
机构地区 广东培正学院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66,共8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世纪以来中西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20FWWB02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

  • 1Yersu Kim, A Common Framework for the Ethics of the 21st Century, Paris, 1999, p. 9.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