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哲学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它在自然观上克服了控制自然的机械自然观,坚持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在价值观上摒弃了个体主义价值论和有机体整体主义价值论,以共同体整体主义为价值取向;在方法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系统思维和矛盾分析方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
作者
訾纪辉
机构地区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传承》
2021年第3期11-17,共7页
关键词
习近平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自然观
价值论
方法论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陈学明.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意蕴-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6):104-113.
被引量:8
2
王雨辰.
构建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6):15-26.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M].,.第51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0卷,第65页.
3
陈永森,郑丽莹.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生态文明观[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9.
被引量:5
4
王凤才.
生态文明: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18(6):1-8.
被引量:22
5
郇庆治.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绿色现代化话语的嬗变[J]
.云梦学刊,2019,40(1):14-24.
被引量:25
6
约翰·B.福斯特,刘仁胜.
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的生态学[J]
.国外理论动态,2004(2):34-36.
被引量:54
共引文献
23
1
王雨辰.
西方生态思潮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影响[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29-39.
被引量:25
2
郭增勇.
马克思的生态理论视阈下的农村环境保护研究[J]
.学理论,2011(10):82-83.
被引量:2
3
冯颖.
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建构路径——福斯特对马克思思想的生态学解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6):76-79.
被引量:1
4
靳晓春,华高.
生态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之构建——兼评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的分歧[J]
.学术交流,2013(4):24-27.
被引量:3
5
杨丽霞.
和谐与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探析[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4):47-50.
6
张春勇,舒莉,文颖频,郑纯智.
马克思的生态政治思想视阈下的化工可持续发展[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22(4):21-24.
被引量:1
7
安立伟.
福斯特生态学思想研究综述[J]
.理论观察,2017(4):40-42.
被引量:1
8
郇庆治,刘琦.
大疫情之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进路难题及其挑战[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3):1-17.
被引量:16
9
陈艺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学术文献史视角的考察[J]
.鄱阳湖学刊,2021(4):9-23.
被引量:1
10
马可锦,昌秋霞.
基于CiteSpace的森林公园游憩评价研究现状及热点探析[J]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5):77-88.
同被引文献
14
1
牟文凤,顾训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管窥[J]
.传承,2021(1):9-15.
被引量:3
2
鲁洁.
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被引量:37
3
“自然哲学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7):126-128.
被引量:1
4
唐代兴.
生态文明需要什么样的自然哲学[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3):102-109.
被引量:3
5
吾淳.
中国自然哲学起源的方向与进程[J]
.中国哲学史,2018(2):5-13.
被引量:3
6
张敏,胡建东.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的哲学基础及现实指向[J]
.学术探索,2019,0(7):12-17.
被引量:4
7
吾淳.
中国自然哲学起源的若干特征[J]
.兰州学刊,2019,0(9):45-56.
被引量:1
8
黄传根.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刍议——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3):16-20.
被引量:2
9
杨瑞.
恩格斯自然哲学的生态文明意蕴[J]
.社科纵横,2020,35(10):35-39.
被引量:1
10
邬焜,曹嘉伟.
恩格斯的自然哲学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11):3-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洪梅,杨观概.
“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德育研究[J]
.传承,2022(2):60-66.
被引量:1
2
王治东,田锋.
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报告——自然哲学方向(2018—2022)[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39(11):3-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炫伊.
新时期高职学生膳食营养与体育训练干预与指导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2023(4):103-105.
被引量:1
2
李冉.
唯物辩证法在机床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2024(7):158-161.
1
无.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发改开放〔2022〕408号)[J]
.财会学习,2022(14).
被引量:1
2
李红.
论哲学的深刻性[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4):41-42.
3
石楠,刘强.
给排水工程发展的哲学分析[J]
.时代人物,2022(3):68-70.
4
汪兴国.
守正创新推动江苏文学“高处再攀高”[J]
.群众,2022(5):33-34.
5
李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意蕴[J]
.理论月刊,2021(11):15-21.
被引量:4
6
武鹏.
STEM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
.山西教育(教学版),2022(3):65-66.
7
石春芳,陈敏洁,冷小云,裴海霞,潘建刚.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教学--以“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为例[J]
.微生物学杂志,2021,41(6):117-122.
被引量:4
8
李静.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内涵、挑战与实现路径[J]
.新经济,2022(3):77-81.
被引量:1
9
徐慧敏,孟军,李放歌.
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渗透——以定积分及其应用为例[J]
.理科考试研究,2022,29(1):20-22.
被引量:1
10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达成人与自然新共识——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借鉴(九)[J]
.城市规划通讯,2022(7).
传承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