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工智能民事主体资格及民事责任探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悄然来临,根据《经济学人》杂志的预测,某些人口老龄化国家已有意向通过普遍使用人工智能提升社会劳动生产力.美国最早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出现两起较为严重的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事故,并造成一人死亡.涉及到人工智能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时,由于无法明确人工智能是否满足民事主体适格的要求,《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条文的局限性逐渐凸显.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的使用应当恪守法律界限,当前并不适合直接将其作为民事主体,也不宜将法律条文做扩大解释.
作者 朱秋泓
出处 《山东青年》 2019年第5期291-292,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5

共引文献4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