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感动中国人物》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榜样的力量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榜样教育在我国教育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价值观更加的自由化和多元化,大学生容易迷茫和困惑,迷失方向.如不对其进行及时、正确、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通过榜样教育借助榜样的力量触动学生的灵魂世界,将会导致信仰的缺失,忘记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无法获得世界观的确立、人生观的启迪和价值观的养成.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榜样教育的现状并结合中国感动人物这个栏目分析榜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方法的启示.
作者
王小平
机构地区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人文之友》
2019年第14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感动中国人物
大学生
榜样教育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麦尚文.
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9,31(5):71-75.
被引量:35
2
蒙婧.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道德榜样教育的实效性路径[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4):105-10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王建香.
大学生榜样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4):84-85.
被引量:15
2
李友梅.
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J]
.社会学研究,2007(2):183-186.
被引量:102
3
林晖.
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2):41-47.
被引量:49
4
张茹粉.
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探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4):143-146.
被引量:25
5
曾庆香.
论文化公民身份及其建构--以《感动中国》、北京奥运开幕式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5):22-31.
被引量:14
6
童世骏.
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J]
.中国社会科学,2008(6):55-65.
被引量:99
7
侯丹丹,马坤.
高校榜样教育有效性研究[J]
.科教文汇,2009(6):23-23.
被引量:7
8
张向东.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多重价值与媒体资源整合的启示[J]
.新闻记者,2009(3):15-17.
被引量:16
9
赵鹏,焦信敏.
提升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探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3):169-172.
被引量:11
10
姚迎春.
榜样示范效应弱化现象分析[J]
.探索,2002(6):116-118.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36
1
徐茜茜.
奉献与感动——互文性理论视角下的《感动中国》颁奖词研究[J]
.新闻传播,2022(16):29-31.
2
廖卫民.
试论传播与民族精神的铸造——基于《感动中国》累积性传播效果的案例研究[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4):30-37.
被引量:5
3
麦尚文.
仪式传播视野中的“媒介庆典”——以CCTV《感动中国》节目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4):70-75.
被引量:28
4
陈卫亮.
“国家价值观的个人呈现”——对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的解读[J]
.新闻记者,2011(7):84-87.
被引量:10
5
刘英,梁妙施.
“感动中国”价值传播的瓶颈与对策[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61-63.
6
刘丽.
从《感动中国》的品牌策划与传播透视媒体构建和谐社会[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6):96-100.
被引量:1
7
沈正赋,高倩.
电视媒体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分析——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特别节目为例[J]
.声屏世界,2014(4):9-11.
被引量:1
8
李晓颖.
《感动中国》教育传播效果研究——基于115位年度人物事迹的内容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12):153-157.
被引量:2
9
程雨彤.
央视《感动中国》研究[J]
.科教文汇,2015(4):184-185.
10
莫凡.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策略的三个维度[J]
.青海社会科学,2015(5):30-35.
被引量:2
1
陈长汉.
这里危险,让我来[J]
.快乐语文,2019,0(34):20-21.
2
王卓娅,金志明,李昂.
身边榜样 传递道德力量[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9,0(14):0262-0262.
3
邹承璋.
基于思政教育“双主体”视角构建高校思想引领新机制[J]
.科教导刊,2019,0(30):93-94.
4
冯晓明.
正面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
.情感读本,2019,0(33):45-45.
被引量:1
5
阅队.
张渠伟:扶贫必须精准 不落一人一户[J]
.劳动保障世界,2019,0(28):29-29.
6
胡东晓.
对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探讨核心思路[J]
.神州,2019,0(33):289-289.
7
陈梦天.
“大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路径[J]
.时代人物,2019,0(16):47-48.
8
何旭东.
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聚人心、树正气,摆正心态服务社区居民[J]
.区域治理,2018,0(9):24-24.
9
胥宝雯.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创新路径探索[J]
.传播力研究,2019,3(31):33-33.
10
雷红霞.
思政教育改革中精准模式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案探讨[J]
.科教导刊,2019,0(30):97-98.
被引量:2
人文之友
2019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