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第三种语言”的妙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它是人类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外的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这儿把它称为“第三种语言”),它是在动作上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表情、姿势,如:身体的动作及面部表情来表示的内容,甚至情感,用手势所表示事物的形状、大小、运动方式等。它可以辅助或部分代替有声语言,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也可以传递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在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言不够丰富的情况下,教师能准确地、熟练地把体态语言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帮助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学生获取信息的两条渠道:语言听觉器官(感知和理解教师的有声语言)、语言视觉器官(感知教师的体态语言),同时参与教育活动,能促进学生正确地理解事物并使之形象化。
作者 沈雪玲
出处 《读与写(上旬)》 2019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语言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