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立象以尽意——以苏轼古诗文中“月”的意象为例探讨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意象的拓展提升学生国学素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周易》一书之中。在我国传统古诗词评论当中,一直有“意象”和“意境”的争论之说,直到现在二者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分别,导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尽量回避“意象”的讲解,本文旨在以苏轼古诗文中“月”的意象为例,探讨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意象的拓展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方法。
作者 郭洁琼
机构地区 洛阳外国语学校
出处 《读与写(上旬)》 2019年第6期246-246,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