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中历史课堂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学这两个字拆开来就是“教”与“学”,“教”是老师的教,“学”是学生的学,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一节优秀的课,光有一个好“导演”(教师)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批好“演员”(学生)的配合。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声情并茂,激情洋溢,可学生一点反应没有,等课下测验时更是没有起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不仅老师的授课热情会受到打击,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也会趋于低落,更甚者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消失殆尽。由此观之,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必然的,而这也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事实上,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们通过“眼”,“耳”,“口”,“鼻”获得信息,随后传入大脑,再经过大脑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最后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可见,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所以,与其“满堂灌”,不如干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提升教学中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那么,该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作者 吴可嘉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9年第6期191-191,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