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在长期气管插管拔管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饮水呛咳、无明显吞咽动作或是勉强吞咽后出现湿性发音等异常发音,称之为拔管后吞咽障碍(Post-extubation Swallowing Dysfunction,PSD)。 PSD 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及家庭照顾负担增加等不良结局。有研究表明,目前对于由于气管插管导致的吞咽障碍,医护人员重视不足,同时缺乏专业的干预人员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吞咽障碍发生率:所有患者于拔管后 24 h 内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 SSA) 进行吞咽功能评估,该量表包括意识水平等 7 项条目,其次是患者的吞水试 验,包括了 6 个条目,在试验中任何 1 个条目出现异常,即终止 试验提示评估阳性,反之则为阴性。SSA 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具有良 好的信度和效度以及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 SSA 量表进行吞咽障碍发生率比较,观察组 PSD 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 MDT 参与的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 PSD 的发生率。结论:MDT该项措施的实施要给予适宜的镇静镇痛方案,避免意外脱管的发生。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更换的认识疾病、配合治疗, 从而促进康复。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组建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在插管期间采综合干预措施,以期降低PSD 的发生率,取得的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