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后,对其效果和肝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抽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抽取5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6例。甲组采取6g/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患者静脉滴注治疗,乙组采取3g/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患者静脉滴注治疗,当患者血液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临床症状恢复后,甲组停药,乙组继续治疗3天。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回院复诊。计算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GGT(谷氨酰转肽酶)、ALP(碱性磷酸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结果:乙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相比于甲组较长,组间差异明显(p<0.05);将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5/26)作为参考,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8/26)较高,比较卡方值=0.9231,p值=0.3366>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GT(谷氨酰转肽酶)、ALP(碱性磷酸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TB(总胆红素)以及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经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相比于治疗后甲组数据,乙组GGT(谷氨酰转肽酶)较低、ALP(碱性磷酸酶)较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高、STB(总胆红素)较低以及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3g/d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药物治疗相比于6g/d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肝功能造成的损伤较小,停药后肝功能在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