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瘫痪康复汤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证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技术报告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缺血性中风是导致患者死亡及残疾为主要因素的急性神经损伤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作为第二致死性疾病及第三致残性疾病,主要因各种危险因素使供应脑的血脉发生狭小或闭塞,造成大脑某一区域内的脑血流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减少,造成脑内严重缺氧缺血性组织坏死,出现机体的反复瘫痪、感觉与语言等长期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其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性疾病〔1〕。医学研究报道每年美国新发缺血性中风患者约69万,而我国约有250万,其中有75%的幸存者2周后进入恢复期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及精神残疾,其具有“四高”临床特点,给患者所带来的心理、经济等负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中风属于中医学“风、痨、嗝”顽症,大病久病必耗伤气血,气虚帅血无力,血运迟缓形成血瘀,阻于脉络,常常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气为血之帅”,血脉运行有赖于元气的推动,元气不足则血运无力,中风之后,元气亏耗,推动无力,血流凝滞则不能儒养筋脉,发为偏枯。欲使血行,当补气,益气活血通络之法即为正着,因此在立法上应以益气活血法为基〔2-3〕。IS恢复期多合并高血脂或是动脉硬化等表现,需要在神经功能损伤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气疗法。中医能够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应,对于气虚血瘀型IS应化瘀通络与补虚益气,目的是通畅气血和儒养脑神,进而恢复四肢与脏腑功能,具有极高推广性。
作者 赵晓梅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