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中药复方干预银屑病共同的分子机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不同名家验方治疗银屑病(Psoriasis)共同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分别检索凉血活血汤(Cool Blood Huoxue Soupand)、皮肤解毒汤(Skin Detoxification Decoction)、益气活血方(Prescription for Invigora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和消疕汤(Xiaobi Decoction)方中中药的相同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和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出治疗银屑病的靶标,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注释,收集药物-疾病交集基因,通过Cytoscape 3.7.2计算靶点蛋白相互关系度值,再基于STRING构建PPI 蛋白互作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干预银屑病的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次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中药成分-靶点基因-信号通路,最后度值较高的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四家验中的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和芒柄花黄素等主要化合物和AKT1、JUN、IL1B、MMP3等140个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225个GO条目(P<0.001),KEGG 通路富集得到125条信号通路(P<0.001),主要涉及炎症因子、免疫调节、PI3K-Akt、IL-17、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能自发结合。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不同四家验方通过相同的多有效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干预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寻求不同验方干预银屑病的机制异同点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