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以及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某地区报告的80起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等流行病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结果: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共报告80起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744例,病死率为0.54%(4/744)。其中,未分级事件52起(65.00%)、一般事件24起(30.00%)、较大事件3起(3.75%)、重大事件1起(1.25%);有13起为乙类传染病(16.25%)、65起为丙类传染病(81.25%)、2起为其他类型事件(2.50%),并未出现甲类传染病事件;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72例(9.68%),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630例(84.68%),其他类型事件报告病例42例(5.65%);6月份至8月份发生率最高,为51.25%(41/80);10月份至11月份发生率最低0.00%(0/80)。744例病例中,大部分病例为老年人,其次到青少年、婴幼儿等。114例医护人员中,主要疾病类型包括流行性感冒41例(35.96%),诺如病毒感染26例(22.8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0例(17.54%)等;主要来源于内分泌科、精神科、内科、康复科、重症监护室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于农村(73.75%)和学校(57.50%)地区。结论: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是导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种,且高发6~8月份、农村、学校与老年、青少年人群,而内分泌科、精神科、内科等是出现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科室,临床应该全面落实预防感染制度,加强医护人员防控知识培训,加大民众防病知识教育,进一步减少我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