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旨在观察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中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为此类患儿优质治疗提供支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于2019年9月23日—2021年6月30日(开始/结束)5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27例)、辅助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常规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27例)。将两组败血症控制情况、炎症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辅助组体温降低、血培养转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4±0.20)d、(1.36±0.25)d、(4.11±1.62)d,对照组分别为(2.15±0.34)d、(2.35±0.18)d、(6.20±1.23)d,前者均更短,差异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P<0.05)。(2)治疗前,辅助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中不具备意义(P>0.05);治疗后1d后,辅助组CRP(15.98±1.02)mg/L、PCT(4.28±0.8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CRP(18.98±1.10)mg/L、PCT(5.73±0.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后,辅助组CRP(12.50±1.15)mg/L、PCT(2.28±0.3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CRP(14.01±1.20)mg/L、PCT(4.24±0.2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辅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炎症水平,提升患儿免疫力,确保患儿安全,缩短患儿体温降低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可推广应用。
作者 卢卫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