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木刻版画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历了巨大的改变,一场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展也给当时处在发展新起点的中国书籍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考。图像的传播在当时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结合新兴木刻版画的封面画使书籍的表现力和传播力得到提高,此时新兴木刻版画的技法特点也与当时的书籍印刷工艺相互适应。文章从传统木刻版画以及书籍中的木刻插图出发,梳理传统木刻版画在中国原有的发展及地位,并与受到西方影响后的创作木刻对比,总结国内对创作木刻的接受与推广过程,以及新兴木刻版画元素构成的书籍封面画,最后从审美观、设计观、美育观三个角度分析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成果转移到书籍封面背后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