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赤峰市一次降水过程云微物理结构及雨滴谱特征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利用赤峰市2019年7月29日一次降水过程,利用机载DMT探测资料、常规天气资料、地面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分析了本次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随高度升高,云粒子数浓度越来越小,且云水含量与云粒子数浓度的起伏变化一致;云中含水量与垂直气流的强度有关,上升气流区基本与高含水量区相配合。激光雨滴谱仪探测到的雷达反射率因子、雨滴平均直径、雨滴粒子数与降水强度都有弱的正相关性,激光雨滴谱仪探测到的雷达反射率因子较雷达探测到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偏大。统计时段内,降水主要由小粒子构成,小粒子(粒径范围0~1mm)占比89.2%,大粒子(粒径范围1mm以上)占比10.8%。小粒子数较多,随着粒径的增大,粒子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小雨滴(粒径范围0~1mm)对降水量的贡献为35.9%,大雨滴(粒径范围1mm以上)对降水量的贡献为64.1%,大雨滴对降水量的贡献更大。
机构地区 赤峰市气象局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