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评估方法及应用价值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绝大多数心肌缺血征象和症状的患者都会在术前行冠脉造影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可成功恢复心外膜冠状动脉血流。虽然在血管造影上完全地心外膜冠状动脉通畅,但是大约一半的患者对远端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灌注没有完全恢复,导致术后再发和死亡率增加。在行冠脉造影中存在40%患者无阻塞性冠脉疾病,非梗阻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在接受性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中,有多达三分之一可出现心绞痛。在这种情况下,冠脉微循环障碍(CMD)可能存在于60%以上的患者中,并且与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由于冠脉微循环与大的心外膜冠状动脉相反,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直接可视化受限,这是因为其体积小且可用成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有限。因此,CMD的评估依赖于间接的功能和生理评估,并且由于技术限制,历来具有挑战性。现在冠脉微循环的重要性仍然经常被低估甚至忽视。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间接评估冠脉微循环的手段,借助几种非侵入性技术评估及侵入性评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非侵袭性技术及侵入性检查,预期能够在未来实现对冠脉微循环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9期125-12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GATAD2B基因表达调控异常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8196020375。昆明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AGRN基因新发突变位点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S076。云南省特色中药转化应用重点实验室。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