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初发急性白血病(AL)常规凝血功能及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0年至2021年以来住院治疗的55位初发AL患者。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就患者的病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中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1例,除APL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15例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9例,同时收集23例表观健康者作为对照组。APL组患者接受诱导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一周及治疗后第四周三个时间节点进行病史采集及样本检测。针对所有的患者展开全方位的常规凝血功能的检查,同时还进一步检测患者机体的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凝血因子Ⅸ活性(FⅨ:C)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分析各组间及APL组中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以探究其临床意义。结果 对比分析,APL组、AML(除APL外)组及ALL组的FⅧ:C(F19.42,P<0. 000 1)、vWF:Ag (F45.71,P<0. 000 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F4.34,P<0.000 1)及D-二聚体(D-D) (F4.31,P<0.000 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升高。vWF:Ag (F1.81,P0. 173)在APL组、AML(除APL外)组及ALL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L组及ALL组的FⅨ:C (F13.56,P<0.000 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升高。结论 检测初发AL患者的凝血因子活性和纤溶指标有助于了解其凝血功能状态,对AL疾病进展预测及治疗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