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钟楼区“学会思维实验校”,我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教育规律和信息技术应用规律,探索“乐学课堂”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研究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始终紧扣关键词。融信息·变课堂·育思维·展能力;将项目研究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通过研究目标引导任务的逐项落实;创新教研方式;与日常教研活动相结合;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研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词:信息技术;乐学课堂;深度融合;思维进阶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124我校的“思维课堂”旨在引导学生“乐思维、会思维、善思维”。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新技术,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思维活动、理解掌握学科思维、逐步优化思维品质、培育正确价值取向。让每一个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让课堂教学的目标清楚地指向:人人获得良好的思维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实现课堂转型。我们秉承以始为终的原则,始终以探索信息技术在思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度融合为目标,围绕研究关键词:融信息·变课堂·育思维·展能力,实现“乐学课堂”数字化转型的教与学模式。1 我们的思考1.1 现状分析与理论研究后的思考从前期问卷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不突出,愉悦但不高效或高效但不愉悦的现象也出现在不少课堂上,“高分低效”“高分低趣”的现象普遍存在。实际教学中移动学习终端没有普及且不好管控等问题,也限制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未真正实现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并未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引发的思考: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思维课堂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与信息技术这三者如何高效融合?“乐学思维课堂”的“乐”“思”“学”如何在课堂中得以体现?我们迫切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连接点,在教学与技术之间发现契合点,才能让我们的研究走向纵深。1.2 骨干团队实践探索后的思考自今年3月成为区“学会思维”导向下教学改革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验校后,我校选择观念新、技术强、勇于创新和探索的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实验,先后组织开展7次市区级研究活动,涵盖语文、数学、美术、信息、科学五个学科。一节节数字化融合课堂,一次次节点式研究交流,让我们的步伐越走越坚定,也让我们看到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与乐趣无处不在,学生们乐而思,思而学,学而乐,“乐学课堂”应时而生。引发的思考:(1)有了优势学科、骨干教师的前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优质课模板。要全学科卷入“信息融合”的深度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将优质课资源中的教学策略有效落实于日常教学?如何让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更接地气?(2)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如何建立一套深度融合的“乐学思维课堂”评价体系?如何对课堂上师生教与学行为进行恰当评价,以评价促进研究?只有指向评价指标的实践研究才会更有效,更实用。2 我们的探索2.1 探索信息技术融合下乐学课堂研究的突破口开展调查,设计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开展学校信息化相关内容的调查研究。深入课堂,进行课堂教学观测,逐步形成《花园小学师生现化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水平,课堂过程中信息融合的现状等。我们将从时代背景、课堂现状、师生需求三个角度进行调查分析,把握未来教育发展的脉搏——数字化,把脉目前课堂教学的症结——高分低趣,顺应师生发展的需求——乐学善思,回应当下“双减”政策的要求——减负提质,将数字化技术与思维课堂深度融合,打造花小快乐生活课程体系下的“思维课堂”。全学科卷入,创新教研方式,推进研究日常化和数字化技术运用日常化,推进信息技术与乐学课堂的深度融合。2.2 探索信息技术融合下乐学课堂的理论内涵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我们认为“思维”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与思维创新的过程,“快乐”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得快乐、学得愉悦,由乐学到会学到好学、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进化过程。思维能力在以数字资源支持的知识转化过程中得到提升,思维的情感也在数字化学习情境中得到发展,实现轻松愉悦的高效学习,这就是我们的数字化“乐学思维课堂”。2.3 探索信息技术融合下乐学课堂教学新样态我们始终围绕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