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的疗效观察思考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分析比较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2例(APACG患者,选择的时间是是2019年6月~2022年6月,均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而根据巩膜瓣应用方法的差异分成参照组(矩形两针缝合法)与实验组(L形单针缝合法),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情况,指标包括眼压、前房深度情况、滤过泡形态等。结果 术后1天,两组的眼压水平比较P>0.05,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实验组的眼压均低于参照组,比较P<0.05;术后前15天,参照组的前房情况相对要好于参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P>0.05;实验组术后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均优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对APACG,实施L形巩膜瓣单针缝合法术进行治疗时虽然会产生短时间的浅前房,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控制眼压与滤过泡的形成等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推荐。
作者 刘荣
机构地区 唐山市工人医院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