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右美托咪定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下肢血栓栓塞患者取栓术后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常见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标志物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浓度的影响,以期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方法 研究中随机挑选了四十例患有下肢血栓形成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c组接受非药物治疗,D组则接受右美托咪定治疗。每组二十例患者,D组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负荷量静脉点滴(0.5μg/kg,输注持续时间十分钟),每次用量保持在0.5μgkg-1h-1,直至手术完成,以确保获得最佳治疗效果。C组患者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因此我们会在手术过程中进行T0入户,立即取出栓子T1,术后三十分钟T2,从术侧静脉抽取血浆样品,以检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的浓度含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还会登记并发症情况,如恶心呕吐和心动过缓。结果 在T0时,T1和T2时间段血浆MDA和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非药物组T2时点SOD活性突然下降(P<0.05);T1时点IL-6含量没有很大改变,但T2时点IL-6含量突然上升,这种差别更具统计含义(P<0.05),表明血栓形成后肢体缺血——再次灌注损害的发生,而与非药物组相比,情况更明显。在T1和T2时间段,药物组血浆MDA和TNF-α含量突然下降,而SOD水平则显著提高,这些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药物组T2时点IL-6含量也突然下降,这些差别也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缓解缺血-再灌注损害。另外,两组患者血浆MDA、SOD活性、TNF-α及IL-6含量与其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关联,且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为(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I/R后下肢血清炎症反应因子水平,以及氧自由基引起的I/RI水平,从而减轻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 赵林 杜亚明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