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日战争与重庆地位提高的关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全面侵华,华北地区很快沦陷。随后,日军又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直接威胁到当时民国政府的首府——南京,形势十分危急。同年 10月 29日,蒋介石发表了《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讲,将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驻地。早前,蒋介石就对重庆作为战时驻地进行了多次考察,综合考虑地形等多方面因素,认定重庆是作为临时首都的最佳城市。11月20日, 国民政府发表了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 统筹全局, 长期抗战起见, 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 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积极响应,安排国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迁都驻地。沿海地区的人民以及重要的企业、学校等机构也由于战乱大批迁往大后方,给重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后重庆便担负起战时首都的职责。国民政府于 1940 年发文,正式将重庆定位“陪都”。这是重庆在历史上首次成为政治中心,在此之前,重庆市还是隶属于四川省的省辖市,可战时首都的地位使重庆在抗战时期,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远东的指挥中心,因而重庆在国内、国际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 张志远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莲池周刊》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