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历代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土地常被赋予“母亲”“哺乳”等象征意义;在神话传说中,土地是盘古身躯的一部分化育成的中原大地;在历史战乱中,土地往往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道教中的后土娘娘等尊神,也进一步强化了土地在宗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乡土文学作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五四时期起,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乡土记忆是中国作家难以消逝的记忆,每个时期的乡土书写都承载着不同的社会经验和情感寄托,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变革,乡村必然发生变化,与之而来的乡土叙事也必然发生新变。
出处
《雨露风》
2024年第8期0055-0057,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