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身毒”到“天竺”之名的嬗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身毒”一词,最早见于文献《史记·西南夷列 传》。其中记载张骞出使大夏国时见到了四川出产 的蜀布和邛竹杖等物品,张骞问大夏人自何处得来, 回答说是大夏国东南数千里的“身毒”国,有蜀国的 商人市场。该国距离邛都以西两千里。因此,一般 认为,此“身毒”之名即今印度之旧称。随着佛教的 传入以及翻译在声音上的细微区别和语音的流转变 迁,古代印度的名称在中国古文献中同音异译的现 象越来越严重,其名繁杂多变。据前贤吴其昌先生 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印度古名达 到了 38种之多,而这些名称据吴其昌考证,皆为音 译,但后世由于语音的流变,不知其所出,故而穿凿 附会,曲解词义。此说甚为精当,再加上时日之久 远,“身毒”这类没有实际意义的音译名词之古音, 便更加难以考定。语音之流变,也使其名在转述誊 抄之中不免发生错误。所以“身毒”之异名众多的情 况,正符合明人陈第在《毛诗古音考》的《自序》里所 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 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因 此,要弄明白“身毒”本身的发音,首先要梳理其在古 代文献中的嬗变。
作者 沈博
出处 《莲池周刊》 2024年第21期0028-0031,共4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