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由《马克思的幽灵》一书,雅克·德里达使“幽 灵”一词已重新进入理论家的视野,意指某一事物不 以在场的形式对当下产生影响。卡拉·弗雷切罗将 “幽灵性”阐释为一种历史性关怀的模式,允许人们 关注一种不再在场或尚未在场的存在,并将哀悼他 者确立为历史书写的责任。因而,可以用“幽灵时间 性”来指称“幽灵性”所提示的时间形态。90年代以 来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理论注意到,在追认历史主体 的过程中,负面的情感经验总是面临他者化的困 境。无处安放的负面情感成为不可哀悼的忧郁客 体。“羞耻”与逡巡的“倒退感”因而成为“幽灵性”的 存在,以幻象、情感等非实体的形式萦绕在“当下”的 旁侧,为自身要求回返的空间。美国理论家塞吉维 克所关注的“羞耻”依托情感这一幽灵性的媒介,重 返文学阅读发生的时刻,发展出“修补性阅读”的理 念。海涩爱则提出了“描述性阅读”,将“倒退感”从 负面、消极的印象和作为“历史”而被抛诸脑后的宿 命中解放出来。
出处
《莲池周刊》
2024年第21期0041-0043,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