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百贯沟井田地质勘探以及生产活动中掌握的资料,本文在矿井地质资料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演化和野外节理分期配套的古构造应力场分析,深刻揭示了矿井构造发育、展布、组合特征及不同期次构造的相互叠加与改造规律,并运用构造趋势面分析定量评价了矿井构造发育特征;分析矿井构造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究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百贯沟煤矿地质构造复杂,井田整体分布在梁龙背斜两翼,矿区内褶皱构造发育,断层落差大,尤以逆断层明显,对煤层整体性破坏较大,对井下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构造煤、构造岩变形特征,煤镜质组反射率有限应变分析等,揭示了新景煤矿的不同期次构造发育的应力一应变环境、矿井构造的演化史及其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