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签署《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
被引量:1
出处
《国外核新闻》
2005年第10期2-2,共1页
Foreign Nuclear News
同被引文献12
1 《制止核恐怖公约实施,国际反恐法将覆盖所有领域》,http://WWW.1egaldaily.COrn.cn/index-article/content/201008/28/content2263660.htm?node-5955,2010年8月28日.
2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Suppression of Acts of Nuclear Terrorism, http //www. nti. org/treaties-and-regimes/interna- tional-convention-suppression-acts-nuclear-terrorism/,2015 年7月15日.
3 《我国批准<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http://www,.1egal&lilv.com.cnlin-dexarticle/content/2010-08/28/content-2263660.htm?node-5955,2010年8月28日.
4 InternationalConventionontheSuppressionofActsofNuclearTerrorism,http://ww.nti.org/treatieS_and_regimes/in-ternational-convention-suppression-acts-nuclear-terrorism/,2015年7月15日.
5 《日趋严重的核材料走私》,《国外核新闻》,1995年第4期.
6 联合国《2014死刑执行报告》.
7 赵秉志:《死刑复核制度的35年变迁路》,《法律与生活》,2015年第3期.
8 Declares UN chief, Death penalty has no place in 21st century, http://www, un org/apps/news/story, asp? NewsID-48192#.Va7zOLUSkQo,2014年7月2日.
9 《唐律疏议·名例律》第1篇.
10 赵秉志、阴建峰:《完善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立法》,http://www.1egaldaily.corn.cn/misc/2005-05/26/content-141334.htm,2015年7月20日.
二级引证文献7
1 陈洪兵.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扩张与司法限缩——基于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平衡[J] .北方法学,2017,11(2):70-85. 被引量:10
2 陈妍茹.从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探究刑法个罪与刑事诉讼的关系[J] .河北法学,2018,36(2):110-125. 被引量:4
3 袁彬,徐永伟.我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之立法前瞻——对《刑法修正案(十一)》死刑修正的设想[J] .学术界,2020(4):140-150. 被引量:3
4 王筱.《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与我国刑法的协调[J] .商洛学院学报,2020,34(3):91-96.
5 赵春玉.刑法中选择要素的规范关系建构——以共同的不法核心为基准[J] .政法论坛,2020,38(4):72-85. 被引量:2
6 段阳伟,杨方伟.持有型犯罪扩张之反思[J] .社会科学动态,2021(5):101-108.
7 曾凡伟,杨宗辉.论持有型犯罪的刑事推定[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1(5):54-63. 被引量:1
1 王文华.论《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与我国相关立法的协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3):64-70. 被引量:7
2 伍浩松.俄罗斯国会上院核准反恐条约[J] .国外核新闻,2006(10):13-13.
3 我国签署《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J] .决策探索,2005(10):90-90.
4 伍浩松.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J] .国外核新闻,2005(5):1-1.
5 李艳霞,李涛.以刑事法为视角完善我国的核恐怖主义犯罪立法[J]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2):28-31.
6 王斯澜.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2):289-290.
7 任民.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诗人气质 铁腕书生[J] .思想工作,2005(7):43-43.
8 陈沁.德维尔潘竞选之路[J] .新世纪周刊,2011(49):100-101.
9 刘志伟.萨科齐清算“清泉门”旧账[J] .新世纪周刊,2009(29):64-66.
10 卡尔.索旺,乔基姆.穆勒.2004/2005联合国年回顾:受到挑战和肯定的作用[J] .国际经济合作,2005(11):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