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生态驳岸的概念、生态学功能、设计及与亲水空间的构建。
作者
竺军
陈望清
机构地区
宁波市规划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分局
浙江红欣园林艺术有限公司
出处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
2007年第9期23-25,共3页
Technology & Market(Landscape Engineer)
关键词
城市滨水岸线
生态驳岸
设计
亲水空间
分类号
TU984.1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6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4
1
黎玉才.
生态驳岸设计:创造城市特色空间[J]
.湖南林业,2005(6):10-10.
被引量:12
2
范须壮,胡晓鸣.
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之我见——以杭州西湖南线工程整合为例[J]
.华中建筑,2003,21(5):84-87.
被引量:7
3
张谊.
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
.中国园林,2003,19(1):52-54.
被引量:132
4
翁奕城.
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S1):44-4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美]凯文·林奇 方益平(译).城市意象[M].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2002年在杭州举行的《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2002.
3
张庭伟等.城市滨水区开发与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
卢济威,郑正.
城市设计及其发展[J]
.建筑学报,1997(4):4-8.
被引量:44
5
束晨阳.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模式探析[J]
.中国园林,1999,15(1):8-11.
被引量:99
6
张庭伟.
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J]
.城市规划,1999,23(2):50-55.
被引量:137
7
镇列评.
汉口沿江滨水区亲水空间研究[J]
.华中建筑,2000,18(3):95-98.
被引量:31
8
孙鹏,王志芳.
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
.城市规划,2000,24(9):19-22.
被引量:273
9
徐巨洲.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J]
.城市规划,2001,25(8):7-12.
被引量:35
10
王建国,吕志鹏.
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
.城市规划,2001,25(7):41-46.
被引量:332
共引文献
156
1
张丽杰.
苏州独墅湖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1):31-33.
2
李勤,王梦钰,闫永强,王锦华.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滨水区工业遗存重构策略研究——以唐山市启新冷却塔及周边场地为例[J]
.工业建筑,2023,53(S01):151-156.
被引量:1
3
赵妍,胡增军.
关于耐湿园林植物处理城市污水的探讨[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1):18-19.
被引量:1
4
马志远,赵红霞,高祥斌,程佳.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05-5109.
被引量:14
5
高云,孙伟.
论节约型园林中驳岸的处理[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10):33-35.
被引量:6
6
汪敏.
以水为魂——倚林佳园水景规划与设计[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6(3):17-20.
7
刘洋.
北方缺水城市滨水区规划中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S1):69-71.
8
孙丽娟,曹绪峰.
浅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水景生态化的营造[J]
.南京农专学报,2003,19(4):40-43.
被引量:1
9
刘滨谊,王敏.
创作之源·灵感之泉——以水为主线的江南生态园区规划设计[J]
.建筑创作,2003(7):104-111.
被引量:2
10
全新伊卡璐天然果萃洗护系列闪亮登场[J]
.中国化妆品(专业版),2005(1):11-11.
同被引文献
90
1
马正林.
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83-87.
被引量:31
2
高云,孙伟.
论节约型园林中驳岸的处理[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10):33-35.
被引量:6
3
李宁.
滨水住区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探讨—以广西来宾合山市某滨水住区为例[J]
.规划师,2013,29(S3):30-33.
被引量:2
4
罗利民,田伟君,翟金波.
生态交错带理论在生态护岸构建中的应用[J]
.环境保护,2004,32(11):26-30.
被引量:26
5
莫庆泉.
园林的水景设计研究[J]
.广东建材,2005,28(2):51-53.
被引量:2
6
汪洋,周明耀,赵瑞龙,徐方.
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1):88-92.
被引量:137
7
陈伟.
城市经营中的滨水区开发与经营[J]
.规划师,2004,20(8):10-12.
被引量:16
8
幸宏伟.
重庆市住宅区的植物配置研究——以华新都市花园、皇冠东和花园、水天花园为例[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335-338.
被引量:4
9
毛建强,金春早,滕玥.
生态优先——城市滨河空间规划设计探索[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4):57-59.
被引量:5
10
程晓山.
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型驳岸设计——以佛山中央公园为例[J]
.广东园林,2006,28(1):14-17.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1
1
李海琳,刘立钧.
浅析驳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
.山西建筑,2008,34(28):348-349.
被引量:7
2
向雷,余李新,王思麒,罗言云.
浅论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驳岸设计[J]
.北方园艺,2010(2):135-138.
被引量:27
3
赵凌艳.
浅谈项目合同的风险管理及索赔管理[J]
.城市建筑,2012,9(09X):54-54.
被引量:1
4
王仲伟.
大学校园滨水环境亲水设计研究[J]
.城市建筑,2012,9(09X):55-56.
5
周庆.
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形式初探——以阜阳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1):7119-7121.
被引量:4
6
赵亚敏,张俊丽.
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水系及驳岸设计[J]
.湖南林业科技,2015,42(3):90-94.
被引量:1
7
任全进,季茂晴,陆钻兵,于金平.
水景岸线带植物的选择与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4):183-183.
被引量:1
8
王岚琪,陈晓刚,潘琳,左迁.
论现代城市滨水驳岸的生态景观设计[J]
.科技资讯,2015,13(21):95-95.
被引量:1
9
江瑞,方张华.
论现代城市滨水驳岸的生态景观设计[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0(6):90-90.
10
吴蒋杰.
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初探[J]
.现代园艺,2020,43(10):97-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彭宜山.
浅谈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类型及适用性分析[J]
.砖瓦世界,2019,0(16):4-4.
2
马志远,赵红霞,高祥斌,程佳.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05-5109.
被引量:14
3
卜丹,尹建强,肖娟.
靖港古镇滨水景观的生态修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S2):111-112.
被引量:3
4
汪维维,黄成林.
亳州市滨水景观规划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8(1):40-43.
被引量:1
5
张雅卓.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研究及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2009,9(6):32-37.
被引量:32
6
陶颖颖,张洪东,魏巍.
园林驳岸和护岸设计[J]
.山西建筑,2009,35(32):344-345.
被引量:11
7
周景嵩.
节约型生态驳岸设计与构建[J]
.中国城市林业,2010,8(1):30-32.
被引量:3
8
赵克文.
城市景观水系中的生态驳岸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5):111-112.
被引量:11
9
章竺勇,蒋文伟,孙鹏.
富阳市洞桥镇生态滨水堤岸景观设计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2):116-117.
10
董斌,丁健,高中旺,黄永芳.
华南地区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J]
.广东园林,2010,32(6):54-57.
被引量:7
1
孙倩,李兵营.
城市滨水岸线景观规划浅析——以龙口市滨海景观休闲带为例[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27(1):83-88.
被引量:9
2
袁伟峰,谢丹凤.
关于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的探讨[J]
.城市建筑,2014(8):272-272.
被引量:2
3
庄素剑.
对生态驳岸设计的探讨[J]
.现代园艺,2011,34(08X):125-125.
被引量:8
4
乔龙飞,毛刚.
川东丘陵区城市滨水岸线景观空间格局设计思路——以遂宁安居琼江岸线景观规划为例[J]
.四川建筑,2008,28(6):17-19.
5
向超伟.
城市滨水岸线区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5,35(1):181-182.
6
吴弋,朱兴彤,李梅丹.
绿源共生——苏州高新区沿太湖生态景观带概念规划[J]
.中国园林,2006,22(12):21-26.
被引量:4
7
刘奇志,吴之凌,何梅,黄宁.
城市滨江地区景观建设探索——武汉市汉口江滩工程规划设计[J]
.城市规划,2004,28(3):83-87.
被引量:15
8
邰杰,汤洪泉,曹晋,陆韡.
国外城市农业景观(Urban Agriculture Landscape)案例评析[J]
.广东园林,2013,35(6):45-49.
被引量:7
9
滕明君,周志翔,王鹏程,郑忠明,谢启姣.
快速城市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结构特征与调控机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S2):105-110.
被引量:16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