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淮南方言中几个动词的考释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淮南市属于北方话区,但是淮南话除了具有北方方言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鲜明地方特色。淮南方言中的几个动词,典型地反映了淮南的文化特点,即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当地人的性格特征。
作者
程树海
机构地区
淮南师范学院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07年第34期155-156,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淮南
方言
考释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625.
共引文献
1
1
汤荣青.
“虎”字背后的文化[J]
.文教资料,2011(2):84-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贡贵训.
安徽淮南方言的语音及归属[J]
.汉语学报,2011(1):44-50.
被引量:7
2
李树俨.
石嘴山市市区方言的现状和未来[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1,22(2):8-15.
被引量:3
3
张圆圆.
淮南凤台话一级元音格局[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10):160-161.
被引量:1
4
祁庆倩.
关于淮南话中语气词“来”的考察[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9(3):107-108.
被引量:8
5
安徽省第一测绘院.淮南市域图[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6
孟庆惠.《安徽方音辨正》.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60.
7
刘祥柏.
江淮官话的分区(稿)[J]
.方言,2007,29(4):353-362.
被引量:57
8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语言地图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5页.
9
平山久雄:《江淮方言祖调值构拟和北方方言祖调值初案》,《平山久雄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1页.
10
伍巍:《江淮官话入声发展演变的轨迹》,《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1期,第185-193页.
引证文献
2
1
崔尔胜.
从淮南方言看其地域文化特征[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132-135.
被引量:1
2
陆露.
淮南方言研究综述(1950-2015)[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6):52-5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陆露.
淮南方言研究综述(1950-2015)[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6):52-57.
1
陆露.
淮南方言研究综述(1950-2015)[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6):52-57.
2
陶毅.
淮南话中的“来”[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2):74-75.
被引量:8
3
祁庆倩.
关于淮南话中语气词“来”的考察[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9(3):107-108.
被引量:8
4
崔尔胜,王宗兰.
淮南方言与其农耕文化[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5):30-34.
被引量:7
5
田甜.
淮南方言词“照”字溯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2):95-96.
被引量:2
6
贡贵训.
安徽淮南方言的语音及归属[J]
.汉语学报,2011(1):44-50.
被引量:7
7
崔尔胜.
从淮南方言看其地域文化特征[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132-135.
被引量:1
8
张宝英,穆可才.
淮南方言入声字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170-171.
被引量:1
9
汪耀楠.
纂集派训诂著作《经籍籑诂》[J]
.辞书研究,1982(4):155-162.
被引量:1
10
林波.
淮南之橘与本土化[J]
.WTO经济导刊,2013(11):3-3.
科技创新导报
2007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