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研究的认识论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看成是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三者组成的一种特 殊形式的社会实践系统。文章从认识论的角度对三者进行了科学分析。
作者
谭健
机构地区
共青团潍坊市委员会
出处
《潍坊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13-115,共3页
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认识论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认识工具
分类号
N03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胡心智.
论信息技术对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1):62-64.
被引量:6
2
肖显静.
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20(1):16-23.
被引量:3
3
黄瑞雄.
“薛定鄂的猫”与科学认识中的意识[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19(2):28-33.
被引量:1
4
胡小安,童鹰.
虚拟技术与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62-65.
被引量:7
5
王云霞,李建珊.
科学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新探[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4):9-11.
被引量:1
6
中西方科学的差异[J]
.新华文摘,2009(14):168-168.
7
刘笃成.
论范畴在科学和实践发展中的重大作用[J]
.黑龙江史志,2008(4X):36-37.
8
彭纪南,王明.
系统能观性的哲学分析[J]
.系统科学学报,1994,8(4):17-23.
9
张旺,刘猷桓.
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还是科学仪器了吗?——与《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一文商榷[J]
.社会科学战线,1998(6):67-71.
10
陶建文.
技术世界中先验性的寻求——从胡塞尔的先验哲学思考伊德的“他者关系”[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29(3):51-55.
潍坊学院学报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