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新道路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严峻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严峻挑战.
作者
隆国强
机构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经济前沿》
2003年第3期4-9,共6页
Forward Position in Economics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外商投资企业
监管体制
对外贸易
工业化大生产
深加工结转
全球化背景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8
1
朱有为,张向阳.
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J]
.国际贸易问题,2005(9):98-103.
被引量:53
2
刘德学,付丹,卜国勤.
全球生产网络、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2):33-36.
被引量:15
3
张锐.
延伸中国企业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思考[J]
.重庆社会科学,2006(6):23-26.
被引量:4
4
刘德学,苏桂富.
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21-26.
被引量:27
5
Porter ME.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 1985
6
Kaplinsky,Raphael,Morris,Mike.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 . 2003
7
喻春娇,喻美辞.
跨国公司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外溢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6):66-70.
被引量:7
8
梁小萌.
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产业集群[J]
.岭南学刊,2008(6):60-63.
被引量:4
9
隆国强.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J]
.国际贸易,2008(12):8-14.
被引量:64
10
凌学岭,沈玉良,孙楚仁.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综述[J]
.国际商务研究,2009,30(4):1-1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7
1
张玉珍.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
.知识经济,2008(10):39-39.
2
朱高鹏.
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增长的贡献[J]
.榆林学院学报,2006,16(1):32-35.
被引量:2
3
于倩.
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的分析[J]
.现代商业,2007(30):175-176.
4
于倩.
价值链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7):111-112.
5
查日升.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粤省证据[J]
.改革,2011(4):88-96.
被引量:11
6
刘莹.
国际生产网络与我国加工贸易技术外溢的途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57-59.
7
金姗.
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新道路[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3):150-1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邓福光.
“加工贸易新政”出台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
.对外经贸实务,2008(9):86-89.
2
邢孝兵,周珊珊.
加工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3):20-23.
3
吴二娇.
全球价值链下的广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选择[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6):85-90.
4
吴二娇.
全球价值链下的广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选择[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2,12(1):16-21.
5
戴翔,张二震.
我国开放型经济传统优势弱化之后怎么办?[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9-34.
被引量:4
6
于代松,刘俊.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特别警惕的几个问题[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3):1-3.
7
卜海.
江苏民营经济“走出去”的方式选择及其引导[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21-27.
被引量:2
8
黄志勇.
国际GFP统计规则调整对中国经常账户的影响[J]
.统计研究,2014,31(5):73-77.
9
卜海.
中国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对外贸易的视角[J]
.财贸研究,2014,25(2):58-64.
被引量:2
10
李雪.
中国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卜海教授访谈录[J]
.经济师,2014(10):6-8.
1
柯映红.
论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2):82-87.
被引量:1
2
欧阳芳.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中促进经济快速发展[J]
.学习月刊,2001(1):15-16.
3
郭岚.
四川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制约因素及其实施路径[J]
.理论与改革,2005(3):156-158.
4
黄蔼明.
试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5(2):28-31.
5
高志挺.
中国重化工业化转型的研究[J]
.北方经济,2011(24):37-37.
被引量:1
6
汪波.
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道路初探[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6):16-18.
7
赵江林.
中印经济发展阶段比较研究[J]
.南亚研究,2011(2):49-68.
被引量:8
8
周子学.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
.中国信息界,2006(12):15-20.
9
任保平.
新型工业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J]
.经济学家,2003(3):4-11.
被引量:57
10
刘淳,刘向舒.
以产业集群加快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进程[J]
.特区经济,2005(1):88-89.
经济前沿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