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解读十七大确立的政党外交基本思路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政党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为发展政党外交提供的基本思路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以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为契机,推动政党外交的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原则;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发展同各国政党的友好关系;把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同时兼顾国际利益。这些基本思路对于推动我国外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杨扬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唯实》
2008年第4期4-7,共4页
关键词
政党外交
时代主题
基本思路
分类号
D27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周余云.
论政党外交[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7):16-21.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著名的马来西亚橡胶》,《人民日报》,1978年11月10日第5版.
2
周启朋 杨闯编译.《国外外交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3
.《周恩来外交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9页.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页.
5
[美]埃尔默·普利施科.《首脑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6
.《尼克松1973年对外政策报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74页.
7
胡耀邦.《中国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实质》.载《人民日报》,1984年5月19日.
8
[英]戈尔·布思主编.《萨道义外交实践指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9
[日]星野昭吉著,刘小林等译.《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2,172页.
10
[美]杰里尔·A.罗塞蒂著,周启朋等译.《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90页,第34、35页.
共引文献
44
1
章远.
中东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与治国理政经验的认知与解读[J]
.阿拉伯世界研究,2021(6):6-18.
被引量:2
2
任杨文.
论党的对外交往与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59-60.
被引量:1
3
余科杰.
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的理论体系[J]
.外交学院学报,2005(1):75-79.
被引量:2
4
林怀艺.
我国总体外交中的政党外交评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4-29.
被引量:12
5
林怀艺.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1):77-81.
被引量:3
6
张涛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选择与发展[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6):33-36.
7
周余云.
论新型党际关系[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22-26.
被引量:3
8
孙迎辉,邵春方.
略论政党外交的影响[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36-39.
被引量:1
9
杨扬.
近年来中共政党外交研究综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2):106-111.
10
杨扬.
近年来中共政党外交研究综述[J]
.北京党史,2009(4):28-3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5
1
佟静.
试论邓小平党际关系思想提出的基本依据[J]
.中共党史研究,1994(3):11-15.
被引量:3
2
王晓春.
论党际关系与政党开放[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3,1(1):26-28.
被引量:1
3
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J]
.当代世界,1995,0(12):1-1.
被引量:1
4
戴秉国.
开创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新局面[J]
.当代世界,2002(11):4-6.
被引量:3
5
戴秉国.
开创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新局面[J]
.求是,2002(19):11-13.
被引量:10
6
戴秉国.
发挥政党外交优势 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纪念中联部成立50周年[J]
.求是,2001(2):24-27.
被引量:7
7
余科杰.
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的理论体系[J]
.外交学院学报,2005(1):75-79.
被引量:2
8
钟闻.
灵活多样、作用独特的政党外交[J]
.当代世界,2005(3):26-27.
被引量:3
9
陈周付.
论新时期新型政党外交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7):40-43.
被引量:1
10
林怀艺.
我国总体外交中的政党外交评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4-2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7
1
宋效峰.
刍议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历程:成就与经验[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3):19-23.
被引量:1
2
徐双.
新时期中共政党外交理论研究述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0):383-384.
被引量:1
3
汤运红.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展脉络解读[J]
.天中学刊,2009,24(6):34-38.
被引量:1
4
汤运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展脉络[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1):1-6.
被引量:5
5
李广民,欧斌.
从与日本民主党的交流看中共政党外交[J]
.中共党史研究,2010(2):101-106.
被引量:2
6
时新华.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影响变量分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1):104-107.
被引量:1
7
张金平,牛嘉.
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90年历程[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12(4):13-1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金平,牛嘉.
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90年历程[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12(4):13-16.
2
王哲.
浅论中国共产党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1(12):23-25.
3
刘朋.
政党外交研究述评[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73-79.
被引量:1
4
李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探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2):154-158.
被引量:2
5
邝艳湘,彭升.
和平发展背景下中国政党外交的特征及展望[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4):231-232.
6
柳森.
毛泽东党际关系思想研究综述[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8,10(5):59-61.
7
刘骥跃,张勇.
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时序分析与功能研究[J]
.国际问题研究,2020(5):35-45.
被引量:3
8
李鹍鹏.
21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执政党功能研究的评述[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1(4):89-96.
9
李朝瑞.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实践特征[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2,24(4):55-60.
1
刘国祥.
论处理党际关系准则的新发展[J]
.大庆社会科学,1988(3):20-23.
2
刘书邮.
遵循正确的党际关系原则[J]
.社会主义研究,1990(1):26-29.
3
佟静.
试述邓小平关于党际关系的基本思想[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4):6-9.
被引量:2
4
杨广辉.
论新时期党际关系[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2):36-39.
5
杨绪丁.
立足中国 放眼世界──学习邓小平同志外交思想的体会[J]
.实事求是,1996(3):33-35.
6
江泽民.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
.中国工运,2000(5).
7
张琴芬.
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国际共运的贡献[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4):37-39.
8
陈德兴.
多彩世界与党际交往[J]
.当代世界,1998,0(11):21-22.
9
2004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七、关于中国工会对外工作和对台港澳工会工作[J]
.工运研究,2005(18):25-27.
10
张明菊.
"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演变与中国外交[J]
.桂海论丛,2005,21(1):53-55.
被引量:1
唯实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