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论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特点,在诉讼民主的实现及司法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审理中仍然存在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的突出问题。为此,要从改革人民陪审员的选拔制度、培训制度、参与案件审理制度等方面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作者
皮侃郑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岭南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64-66,共3页
Lingnan Journal
关键词
陪审制度
特点
价值
存在问题
完善建议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9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何家弘.
陪审制度纵横论[J]
.法学家,1999(3):40-50.
被引量:140
2
[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蒋惠岭.
论陪审制度的改革[J]
.人民司法,1995(6):31-32.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39
1
周俊彦.
论刑事证据审查的相对分离模式[J]
.湘江青年法学,2020(2).
2
王晓.
人民陪审员制度之“复兴”[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4-18.
3
雷朝霞,郑淑霞.
两大法系陪审制度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1):121-123.
被引量:2
4
张廷栓,郝永伟.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与价值探析[J]
.济宁学院学报,2009,30(1):73-76.
被引量:2
5
蒋安.
我国陪审制度的当代命运——对近年陪审制度研究的回顾、评析与展望[J]
.政法论丛,2000(6):8-12.
被引量:14
6
苏海燕.
论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J]
.职大学报,2003(2):93-96.
7
李拥军.
民情:美国陪审制度存在的基础和土壤——对提高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运行效果的一个有益的启示[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2):375-387.
被引量:1
8
汤维建.
英美陪审团制度的价值论争——兼议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造[J]
.人大法律评论,2000(2):235-280.
被引量:24
9
陈开琦.
如何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J]
.求实,2004(S2):49-51.
被引量:2
10
陈林林.
陪审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功能——以形式合理性为中心的若干思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1,22(5):47-55.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1
1
葛先园.
论人民陪审员协会制度之构建——兼评《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J]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40-42.
被引量:1
2
曲一铭.从民主与公正角度看人民审员制度的价值.探讨与争鸣,2007,(1):41-41.
3
托克威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316.
4
唐德才.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再思考[ED/OL].http://www.gxrd.gov.cn/Desktop.2010-06-03.
5
姚远."关于废除人民陪审制度"[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
6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7
龙宗智.中国陪审制度出路何在.南方周末.2001年2月9日.
8
刘德兴.
人民陪审制度:历史、现状及其完善[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2):5-11.
被引量:13
9
谢锐勤,谢俊平.
关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1):22-26.
被引量:2
10
徐挺.
关于陪审制度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2008(5):147-14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兰启炎.
我国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理性完善[J]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2):19-23.
被引量:1
2
戴承欢,龙益军,黄书建.
论人民陪审员自治管理模式的建构——以现代规范化管理为视角[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65-6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迎春.
浅析我国人民陪审团制度存在的现状以及完善建议[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9X):204-205.
1
曹红冰.
浅谈完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30-32.
2
黄俊.
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5):114-115.
3
于海生.
重塑我国再审制度的理论基础[J]
.北方论丛,2006(4):149-153.
被引量:1
4
景永利.
新乡中院:尝试陪审员做主裁决减刑假释案件[J]
.农村农业农民,2010(7):45-45.
5
王琳采,邢玲.
浅析依申请启动的审判监督程序中检察院派员参与的可行性及制度建构——兼评《民事诉讼法》第209条之得失[J]
.海峡法学,2013,15(4):94-100.
6
王俊.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J]
.法制与经济,2012,21(2):18-18.
被引量:2
7
夏瑶瑶.
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建构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2008(19):150-151.
8
刘川民.
对审理工作,领导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J]
.正气,2001,0(9):28-28.
9
陈小强,冯显清.
试论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案件再审启动程序的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8):39-40.
10
余明辉,杨建文.
价格违法案件审理工作现状及建议[J]
.价格与市场,2014(7):31-32.
岭南学刊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