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初探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勤工助学作为最基本的资助制度之一,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资助功能,而且具有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育人功能。本文提出进一步发挥其育人功能的措施与途径。
作者
余家友
机构地区
武汉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
出处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6年第S1期145-146,共2页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高校
勤工助学
育人功能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薛浩.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
.江苏高教,2004(2):113-114.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刘国锋.
勤工助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7):63-64.
被引量:5
2
张建锋.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自立成才的有效途径[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3(1):84-86.
被引量:11
3
姜继红.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社会学思考[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1):25-27.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34
1
王浩天,吴男.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6-47.
被引量:1
2
潘红,余明,李敏.
勤工助学是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J]
.文教资料,2008(21):176-178.
被引量:3
3
刘景刚,夏吉莉.
关于完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思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980-981.
被引量:8
4
包懿.
高职院校单亲贫困生资助情况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23-223.
5
张晓琴.
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6):23-25.
被引量:12
6
于建业.
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1):97-99.
被引量:1
7
薛浩.
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体系中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65-66.
被引量:53
8
薛浩.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助学体系的构造[J]
.江苏高教,2006(5):44-46.
被引量:3
9
邓基泽,姜峰,邓颖华.
论勤工助学教育功能的创新[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2):81-83.
被引量:16
10
曾练武,贺春生.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解困途径[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176-178.
被引量:35
同被引文献
15
1
石军,王庆华.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J]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2007(3).
被引量:2
2
赵中源,袁新洁,高华.
把握心理特点 注重“精神解困”——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1):115-117.
被引量:26
3
蒋肖波,倪再羊.
“构建和谐校园”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447-450.
被引量:15
4
李晗龙,闫广实.
发挥“互助”作用 创新工作机制 构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新平台[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2(2):118-120.
被引量:3
5
李国章,赵一鹏,黄东.
论勤工助学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J]
.教育与职业,2007(11):180-181.
被引量:29
6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财[2007]7号)[z].2007-06-26.
7
吴喜涛.
浅析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发展思路[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9X):184-185.
被引量:1
8
周文静,彭希林.
论勤工助学对贫困生的作用[J]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8):73-74.
被引量:2
9
戴承媛,张国华,张永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2):26-28.
被引量:2
10
李融.
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147-1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钱云光,马岚.
高校开展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认识和思考[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0):124-126.
被引量:6
2
吕品.
浅析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49.
被引量:3
3
王凯,裴喜永.
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育人功能的思考[J]
.学理论,2013(5):261-262.
被引量:2
4
尹吴,金钢.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研究及改进[J]
.中国电力教育,2013(8):201-202.
被引量:2
5
孙阳.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创新改进探究[J]
.才智,2017,0(16):69-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王芬.
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76-77.
被引量:7
2
杨江龙.
新形势下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263-265.
被引量:4
3
王辉.
学校内部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与管理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3(13):261-261.
4
李钊,孙连海,刘春杰,康红钰.
基础医学实验室勤工助学为平台的学生素质教育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4(5):115-115.
5
朱华.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路径[J]
.闽江学院学报,2014,35(6):134-138.
被引量:6
6
黄碧君,何胜利,王锦宝.
高职学生勤工助学工作设计研究[J]
.林区教学,2016,0(6):116-117.
7
石建梅,丁建华.
高职院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状况调查与思考——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1):17-19.
8
卞秀运,彭军.
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2(10):14-16.
被引量:4
9
王群超,孙西艳,蒋子杰.
新时期加强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17(16):105-106.
被引量:5
10
张晶.
“三助一辅”背景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助教角色的转变与发展[J]
.湖北社会科学,2019,0(7):155-159.
被引量:10
1
左显兰.
对新时期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改革和思考[J]
.福建高教研究,2001(3):6-9.
被引量:2
2
胡元林,郑大俊.
论国家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J]
.江苏高教,2015(3):146-148.
被引量:12
3
左显兰.
对新时期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改革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8(6):1-4.
被引量:39
4
张莹.
研究生“三助”工作之资助功能简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4):90-91.
被引量:7
5
宋飞琼.
高校学生资助方式:性质的重新界定与功能的开发利用[J]
.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3):48-55.
被引量:8
6
杨淑欣,于珊.
完善对贫困生教育与资助有效结合的思考[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3(2):97-99.
7
王新燕.
我国高校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演进与完善[J]
.现代教育管理,2014(3):91-94.
被引量:13
8
曹人龙.
全方位评估法在国家奖助学金评选中的机制优化与创新实践[J]
.高教学刊,2016,2(18):189-190.
被引量:3
9
薛深,刘慧婷.
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5):112-115.
被引量:42
10
赵军,惠鑫.
研究生资助体系:回顾与展望[J]
.三峡论坛,2010(6):99-103.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6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