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梅兰芳“移步不换形”的理论实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40年代末梅兰芳先生“移步不换形”的戏剧改革理论一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原本是一个纯粹的艺术上的问题,由于和意识形态牵扯在一起而变得复杂化。但历史和实践证明,“移步不换形”的戏剧改革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本文试图探讨这一理论的实质内容与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
陆挺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艺术传播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S1期191-192,共2页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移步不换形
京剧
理论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1
刘彦君.
梅兰芳历史地位的确立[J]
.艺术百家,1996,12(2):9-1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温静.
梅兰芳京剧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3(6):39-42.
被引量:1
2
闾文娴.
京剧男性旦角与意大利阉人歌手的对比与训练手段分析[J]
.北方音乐,2017,37(9):252-253.
3
王省民,黄来明.
从民国戏曲批评看梅兰芳表演艺术及其成功因素[J]
.四川戏剧,2022(3):24-28.
同被引文献
60
1
刘祯.
田汉致梅兰芳两封信的发现及交游考述[J]
.戏剧艺术,2021(1):93-103.
被引量:2
2
尹梦依.
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中国戏剧[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01):73-75.
被引量:3
3
祝凡淇.
梅兰芳“剧舞”美学观念刍议[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1):52-57.
被引量:1
4
张之薇.
“故事”与“歌舞”的平衡与失衡——略论戏曲之“演”[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1):60-66.
被引量:2
5
刘富琳.
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J]
.音乐研究,1999(2):71-77.
被引量:62
6
蒂莫西.赖斯,汤亚汀.
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J]
.中国音乐学,1991(4):120-132.
被引量:70
7
郭乃安.
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J]
.中国音乐学,1991(2):16-21.
被引量:153
8
蔡际洲.
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戏曲音乐的文化比较──关于“程式化”与“非程式化”现象生成原因的探讨[J]
.音乐研究,1994(2):57-63.
被引量:14
9
胡明明,张蕾.
韩世昌年谱考略(上编)(1898-1928)[J]
.戏曲艺术,2013,34(S1):30-111.
被引量:5
10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143
引证文献
5
1
朱洁琼.
“口传心授”的多重解读[J]
.人民音乐,2010(6):38-40.
被引量:18
2
王丽娟.
关于吉剧立足传统戏的思考[J]
.当代音乐,2015(21):125-126.
3
王丽娟.
关于吉剧立足传统戏的思考[J]
.戏剧文学,2015,0(12):93-96.
被引量:1
4
陈天一.
梅兰芳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剖析[J]
.戏曲艺术,2024(1):149-161.
5
付冰洁.
再论“移步不换形”对现代声乐舞台表演的意义和启示[J]
.黄河之声,2024(4):106-10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赵艳玲.
淮剧“小传统”文化基质探析[J]
.艺术学界,2023(2):408-422.
2
陈艳.
谈“口传心授”与声乐教学[J]
.歌海,2011(6):98-100.
被引量:3
3
白学海.
关于我国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学习胡德海教授的《教育学原理》有感[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70-72.
4
陈雅先.
潮州大锣鼓传承人“口传心授”的传承叙事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91-96.
被引量:2
5
王佳玲.
简述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培植音乐听觉的若干问题[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3):220-220.
6
吴易霏.
基于人物选择及叙事方法视角的中外古典戏剧比较分析[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3):252-253.
7
屈理慧.
潮州大锣鼓民间“口传心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潮乐传承人黄义孝的教学为例[J]
.北方音乐,2014,34(15):125-126.
被引量:1
8
王青伦.
口传心授在美声教学中的重要价值[J]
.当代音乐,2016(16):13-15.
9
刘清明.
吉剧音乐的多声部音乐技术及配器手法探讨[J]
.艺术评鉴,2017,0(19):90-91.
被引量:1
10
许畅,王宇迪,周友良.
“口传心授”传统教学方法分析及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创新研究[J]
.长江丛刊,2018(7):74-76.
1
张山.
浅谈美声、民族与通俗唱法的融合[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0):145-145.
被引量:1
2
陈苏民.
“以形写神”——顾恺之的美学思想[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3):25-28.
被引量:8
3
李军.
戏曲艺术视域中的现代生活题材——兼论齐如山戏曲艺术改革理论[J]
.戏曲艺术,2007,28(3):84-88.
4
李丽娟.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研究[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3):217-217.
5
王双杰.
对汉斯立克的再认识[J]
.音乐时空,2015,0(17):79-79.
6
贾理智.
全国美展实质内容无改进?[J]
.中国收藏,2014,0(11):44-45.
7
高伟川.
宁静淡泊寻韵致——读梅墨生的山水画[J]
.艺术界,1997,0(3):88-89.
8
伍国栋.
民族音乐中的“子母声”[J]
.中国音乐,1983(1):35-35.
9
邱永培.
砚边释疑[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7):45-47.
10
茵.
对戏曲理论现状的几点思考[J]
.戏剧艺术,1992(1):149-149.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